瑞士欧洲屋脊03松散邦联
(意大利作曲家:焦阿基诺?罗西尼?AD.) 年,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根据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剧作《威廉·退尔》创作了同名歌剧。其中《威廉?退尔序曲》成为一首知名的音乐作品,至今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演出。香港的亚洲电视则长年使用以此序曲为赛马节目主题曲,故此序曲于香港亦成为赛马活动的象征之一。(瑞士?乌里州?阿尔特多夫?威廉-退尔及其子雕像)威廉·退尔是瑞士传说中的英雄,14世纪居住于乌里州。传说,威廉?退尔是一个农民。当时,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当地实行暴政,新任总督葛斯勒在中央广场竖立柱子,在柱顶挂着奥地利皇家帽子,并规定居民经过时必须向帽子敬礼,违者将遭到重罚。当时退尔因没有向帽子敬礼而被捕,葛斯勒要退尔一箭射中放在其子头上的苹果才释放他们,否则两人都会被罚,结果退尔成功射中苹果。第二箭瞄准葛斯勒总督,但退尔并没有射出箭。当时退尔回答:“如果我射中了我儿子,那么第二箭会射向总督心脏。”总督大怒,将退尔父子囚禁起来。(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海报)暴政仍然持续,于是人民发动起义,退尔在混乱中逃出来,最后退尔在一次行动中用十字弓杀死葛斯勒。由于人民反抗,奥地利出兵镇压,不过最终被反抗者击败。(瑞士?乌里州?乡村风光)本篇,我们将回顾从瑞士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掌控、到年瑞士联邦成立这五百余年的历史进程。看看瑞士邦联是如何兴起、如何成为中欧强国、如何获得完全的独立地位、又是如何受到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并实现从邦联制向联邦制转变的。-分庭抗礼- 13世纪末,哈布斯堡家族成为瑞士居统治地位的家族。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年,他把奥地利和施蒂利亚分别传给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和鲁道夫,自此哈布斯堡家族同奥地利长期结合。但同时,哈布斯堡家族对瑞士北部的掌控,也引起瑞士的反感。(瑞士?苏黎世州?苏黎世?格罗斯大教堂)自5世纪末以来,瑞士逐渐被并入法兰克王国,基督教也随之传之。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开始大肆建设苏黎世,而该城最主要建筑之一的格罗斯大教堂,可能就是出自这位国王之手。年,查理之孙日耳曼人路易,为与其祖媲美,在格罗斯大教堂对岸的利马特河畔建了另一座圣母教堂,但旋即被其女儿希尔德加德改建成修道院。年时,后来成为瑞士的土地被分成12个主教管区,其中最大的四个为洛桑、康斯坦茨、瓦茨和库尔。这些独立的主教管区为后来形成瑞士邦联奠定了基础。(瑞士?苏黎世州?苏黎世?圣母大教堂)年乌里(Uri)、施维茨(Schwyz,瑞士国名的由来)和下瓦尔登(Unterwalden)直接归属奥地利哈布斯堡管辖。王朝此时已经控制从莱茵河至卢塞恩的圣哥达路的北口,现又欲将该城以南的瑞士中部河谷并入自己的版图之内,以达到全部控制这条通道的目的。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的代表们对这种入侵甚感震惊,他们在卢塞恩湖上游的吕特利举行了一次会议,并于年8月1日签署一份公约保证共同对付所有敌人。这份公约是永久同盟的开始,也是今日瑞士联邦的基础。(年的《永久同盟誓约》)14世纪早期,哈布斯堡家族极欲取得罗伊斯河谷和圣哥达山口的控制权,于是,便发动了一场复杂的斗争以对抗诸森林州(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年遭到挫败,年的同盟再次受到肯定和加强,成为年前各州之间关系的法律基础。战争原来的目的是要阻止哈布斯堡进一步的蚕食,至此,则直接指向除掉哈布斯堡在邦联区域之内的所有封建权利,这种斗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年。 (瑞士邦联变迁) 从年(深灰色)至16世纪(浅灰色) 瑞士邦联的地理面积很快地扩大,至14世纪末邦联从阿尔卑斯谷地越过中部地区向西扩张,从北面的苏黎世河直至瑞士法语区的东部边界。卢塞恩(年)、苏黎世(年)、楚格(年成为永久的邦联成员)以及格拉鲁斯(年起成为永久的成员)都成为联盟的一部分。新的成员以提供额外的岁收、人力和政治与战略的能力而增强联邦的实力。年,在此后两次决定性的军事失败之后,哈布斯堡王朝已无法维持对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的统治,而紧急的是要守住其余莱茵河以南的属地。 (瑞士?卢塞恩州?卢塞恩)15世纪初,8个州发现它们被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土地包围着,即米兰、萨伏依和勃艮第。由于易受到攻击,瑞士人从其原来防御战术转为攻击战术以保护自己的领土。莱茵河以南最后一个奥地利前哨基地阿尔高介于苏黎世、卢塞恩及伯尔尼之间,于年被攻夺,来自西南方萨伏依的威胁在瓦莱州(首府为锡永)加盟邦联时被避开了。 (瑞士?卢塞恩州?卢塞恩?卡佩尔廊桥及壁画)15世纪中期,在加盟方面有反复进出,圣加尔、阿彭策尔、沙夫豪森和米卢斯加盟邦联。米卢斯自由帝国城控制着孚日山脉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贝尔福隘口(勃艮第山口)。城内的奥地利人和持不同政见的派别均试图控制莱茵长峡谷和通过山口的巴黎盆地之间的有利可图的贸易。为减少这种危险,市民与伯尔尼和索洛图恩订立了一份25年防御条约。 (瑞士?日内瓦州?日内瓦?圣皮埃尔大教堂)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勃艮第战争。瑞士人在进行不成功的攻打瓦尔茨胡特的战役后,奥地利人答应瑞士人一大笔钱作为和解的部分条件,但未付款。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在提供了这笔钱后,获得了奥地利领土的控制权,即从阿尔萨斯至莱茵河城镇莱茵费尔登和瓦尔茨胡特这一带地区。莱茵河沿岸的奥地利势力旋即被勃艮第人所取代。(瑞士?瓦莱州?锡永?瓦莱教堂)奥地利在认识到勃艮第人无意帮助他们要回瑞士的土地,而是自己接管原先属于他们的领土之后,遂与瑞士和法国结成联盟。在一系列的决定性遭遇战之后,以勃艮第在有城墙的城市穆尔滕的失败而告终,这个城市防守着进入伯尔尼的西大门,瑞士人粉碎了查理想重建洛泰林吉亚帝国的美梦。年,大胆的查理在南锡战役中阵亡,瑞士步兵名扬欧洲。在战争中曾帮助过伯尔尼的弗里堡和索洛图恩于年加入邦联。从而,伯尔尼、卢塞恩、苏黎世、弗里堡和索洛图恩5个城市州现与乌里、施维茨、下瓦尔登、格拉鲁斯和楚格5个乡村州保持平衡。伯尔尼把西面的勃艮第击退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初出茅庐的统治者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企图在他领地之内重掌控制权,包括瑞士在内。瑞士东部各州以与格劳宾登州联盟摆出防御姿态予以回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加入施瓦本同盟,这是德意志南部诸公国组织起来的一个联盟,以阻挠瑞士的扩张,并于年进攻格劳宾登州。格劳宾登州请来瑞士人,于是,成为瑞士独立的最后一场战争,施瓦本战争就此沿着莱茵河从巴塞尔至福拉尔贝格爆发。年9月22日于巴塞尔宣布和平,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遂放弃自己的计划,从而非正式地承认瑞士的独立。两年之内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巴塞尔和沙夫豪森的莱茵领地亦成为邦联的正式成员,年,阿彭策尔也成为邦联的一员。在法国大革命之前,13个独立州联合起来成为邦联的状况一直未变。(瑞士邦联家族树)在施瓦本冲突之后,瑞士又陷入与法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为争夺生死攸关的波河河谷(意大利战争)。16世纪早期,法国转而对抗意大利。起初瑞士人支持法国,但是后来他们又与意大利联盟。武装冲突的结果将法国赶出波河河谷,但胜利是短暂的,法国军队很快又回来安营扎寨,受到波河河谷白杨树的遮蔽。年9月一支意气消沉、四分五裂的瑞士军队在米兰东南面的马里尼亚诺战役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8,人以上。(瑞士?施维茨州?施维茨) 对于战败的瑞士来说,和平条款是非常慷慨的。他们保住了今日提契诺的大部分和他们在南方所要求的所有领土,只有多莫多索拉除外,这是守卫进入辛普伦山口的南大门。这种好心的和平条款使得原交战国双方维持年的和谐关系,并且为瑞士带来极为重要的经济成果。由于这两国之间一直保证自由贸易,因而较大的市场成为瑞士工业的一个促进因素。法国不论何时试图采取保护关税法,瑞士商人就援引和平条款。法国持续对瑞士雇佣兵的需要,为瑞士保持其贸易特权提供了达到目的的手段,从而给与他们较优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条件。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一直为瑞士产品保留主要的市场。(神圣罗马帝国军旗?AD.-)马里尼亚诺战役的失败标示着走向中立的第一步。瑞士认识到关于在他们边境线以外的领土,任何政策都不会得到他们的语言和宗教各集团的同意。他们或卷入邻国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事务中,从而毁掉邦联,或保持独立,两者必居其一。 -终获独立-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文艺复兴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之都?意大利?佛罗伦萨)当文艺复兴在16世纪达到顶峰之时,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捷克?布拉格?扬-胡斯青铜雕像)宗教改革运动自15世纪波希米亚(捷克)的胡斯改革为序幕,到16世纪时在德意志以马丁?路德为开端建立了路德宗;在瑞士以茨温利和加尔文为代表建立了加尔文宗;而在英格兰,则有享利八世领导的反抗教皇而成立的安立甘宗。其中,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他批判陈腐的经院主义教育,提倡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世俗教育思想,对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及安立甘宗的建立皆有着巨大的影响。(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青铜雕像)当时,瑞士人文主义思想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渴望改革,要求政治上有更大程度的独立,经济上摆脱罗马教廷的剥削。茨温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苏黎世为中心,领导东北各州展开了宗教改革活动。-年,他在苏黎世先后提出各种政治和宗教的改革主张,得到市民阶层和市议会的支持。年,提出《六十七条论纲》,同天主教神职人员公开辩论,得到市议会和群众的拥护。此后几年内,巴塞尔、伯尔尼、圣加伦等许多州都进行宗教改革。在各市、州议会和群众的支持下,瑞士大部分州都归向新教。(瑞士?卢塞恩?耶稣会学院) 茨温利反对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行为并公开抨击雇佣军制度和反对法国在瑞士招募雇佣军。他强调一切均应以圣经为依据,否认罗马教会的权威,反对出售赎罪券;主张得救唯靠信心,否定炼狱,废除教士独身制,解散隐修院并没收其财产,兴办学校,停止节期斋禁、将弥撒改为圣餐礼、取消主教制,教会牧师由信徒选举。他反对敬拜圣像,提出简化崇拜仪式,以讲道为中心。从宽泛的角度上讲,茨温利的思想和马丁?路德是具有一致性的。但他认为路德的改革不彻底,还保留有中世纪天主教传统残余。(瑞士?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 年起,茨温利受到来自瑞士新教内部和国外路德派两方面的挑战。苏黎世的激进派不满足于茨温利保守的改革方案而与之决裂,形成再洗礼派。茨温利谴责再洗礼派以及与它有联系的农民战争,主张进行镇压。同时以马丁?路德和布更哈根为一方,茨温利与伊柯兰帕丢为另一方,对圣餐礼的解释发生分歧。前者强调耶稣设立圣餐礼时所说的这是我的身体;后者则强调这表示我的身体。两派于年在马尔堡举行辩论(史称马尔堡会谈),结果意见未能一致,使得改革派的分裂加深,力量削弱。此后忠于天主教的瑞士西南林区五州结成同盟,在奥地利的支持下,向苏黎世等新教各州联盟进攻。茨温利号召新教各州扩大联盟予以抗击,未果。年10月,在卡佩尔战役中改革派战败,茨温利阵亡,被天主教军分尸焚毁。(梵蒂冈?瑞士卫队)年5月6日,在罗马之劫中,时任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五世率领三万大军包围罗马,意图抓捕教皇。罗马教廷卫队中仅瑞士人顽强抵抗,瑞士近卫队为履行职责掩护教皇撤离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名士兵中有人阵亡,余下的42名士兵成功掩护教皇安全撤入圣天使堡。自此之后,教廷卫队只招收瑞士人,名称则由教廷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5月6日,也因此被作为瑞士近卫队重要的纪念日。年5月6日,瑞士近卫队成立周年,梵蒂冈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瑞士近卫队同时也得到了绝对忠诚的评价,后再次重建,直到今天都是梵蒂冈的保护力量以及仪式象征。 (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墙) 茨温利死后,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移至日内瓦,其思想和事业为加尔文所继承。如果说茨温利的宗教改革影响较小,主要限于瑞士一地的话;那么,加尔文则不同,他的宗教改革在日内瓦取得胜利,并对欧洲的革命运动发生极大的影响。(约翰?加尔文) 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一大支派,至今在荷兰、苏格兰、英格兰、美国和瑞士等地影响很大,拥有信徒约四千万人。他接纳大批欧洲新教难民到日内瓦,使日内瓦成为归正宗的国际中心。加尔文成为历史上最英勇的法国胡格诺派、荷兰乞丐派、英格兰清教徒、苏格兰誓约派和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前辈移民之父,他们都以良心自由的缘故可以牺牲世界上任何东西而闻名于世。此种精神武装起了英国议会来对抗查理一世,激发起了克伦威尔将军的辉煌胜利,更成为推动五月花号上清教徒移民先辈们的动力,将文明的种子第一次播种在西方那片新大陆上。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义》,并被誉为美国的信仰之父。(美国?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县?五月花号复制品)加尔文主张大大简化教会组织,规定教职人员从信徒中民主选举产生,从而彻底改革了教会组织。他把复杂的天主教七礼减去五个(坚赎礼、赎罪礼、涂油礼、授职礼、婚礼),也不许望弥撒、崇拜偶像、朝圣和斋戒。他认为在真正的教会里只有牧师、教师、长老和执事四种人是不可缺少的,其他人员一律精减。牧师负责执行圣诫,施行圣礼,发出规劝。教师负责讲解《圣经》。执事经管信徒捐款和教会的收入,用来发放教职人员的薪俸、修理教堂和救济穷人。长老的职责是监视每个人的行为,对做坏事或生活无节的人进行劝告,并且还是权力很大的宗教法庭的成员。所以,在加尔文教里,长老的地位十分突出,人们称之为宗教改革的警察,也称加尔文教会为长老会。(瑞士各州宗教分布图)(新教[橙色]|天主教[绿色])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城市州(伯尔尼、巴塞尔、日内瓦、洛桑、沙夫豪森和苏黎世等主要中心)远比保守的乡村州能接受诸如茨温利和加尔文等人的改革说教。结果造成新教和天主教区域的不规则模式超越语言和自然地理的界线,如今日所见。尽管16世纪时发生两个宗教派别的斗争,但茨温利死于卡佩尔战争,再加上三十年战争,一场大内战总算幸免。加之,两个宗教派别都忠于瑞士胜过忠于思想体系,并在破坏性的三十年战争中,他们彼此合作维持瑞士的中立。最后,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终于结束战争并承认瑞士独立,瑞士经过年的斗争终于摆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成为拥有主权的国家。 -工业强国- 年,三十年战争的结束,不但令瑞士获得了国家独立,而且也使瑞士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其间,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与启蒙运动的代表让-雅克?卢梭是此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欧拉为瑞士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部分理论基础,而卢梭的理论经则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用理性之光驱散了愚昧的黑暗。(莱昂纳德?欧拉)数学史上公认的4名最伟大的数学家分别是:阿基米德(古希腊)、牛顿(英国)、欧拉(瑞士巴塞尔,-年)和高斯(德国)。阿基米德有“撬起地球”的豪言壮语,牛顿因为苹果而闻名世界,高斯少年时就显露出计算天赋,唯独欧拉没有戏剧性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数论的欧拉函数、变分法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整个数学推至物理的领域。此外欧拉还涉及建筑学、弹道学、航海学等领域。(瑞士?日内瓦?卢梭雕像)年6月28日,让·雅克·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其父依萨克·卢梭是新教教徒、钟表匠。他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他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和《植物学通信》等。其中,他的社会政治哲学成就最高。也因此而成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及狄德罗等齐名。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平等。《论人类不平等》的主题是探讨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则提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前者的终点是后者的起点: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卢梭说可能的道路有三条:一是回到自然状态,二是通过暴力革命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三是用社会契约来保证社会平等。第一条道路是不可行的,返归自然状态的道路已经被人们遗忘;第二条道路也走不通,因为暴力只能打破,而不能产生新的权力。那么剩下的就只能用契约作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力的基础。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卢梭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17和18世纪是瑞士的和平与繁盛时期。存在于瑞士某些社团中的工业可追溯到14世纪,现在又进一步扩大了,为将来的发展和多样化打下基础。瑞士在三十年战争中所持的中立立场对经济大有好处。难民的流入对改善旧工业尤其重要(例如纺织业),同时对建立新企业也有所帮助。瑞士商人出售自己的产品,并在交战国中充当外国货物运转的中间人。(瑞士?因特拉肯?哈德昆山)主要从经商和手工艺品积累起来的资本可为工业扩展提供资金。由于内陆的瑞士既无船运企业又无所属殖民地,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目标。因此,到17世纪末万瑞士人中有1/4从事纺织业和钟表业。年,在汝拉州东部和中部地区建立丝、麻、棉的纺织厂。法国大革命前棉布制造是瑞士最重要的工业。纺织业虽源自14世纪,但是在17世纪前一直未有建树,直到17世纪难民引进细纺和平纹纺,纺织业才有所改观。从英国自由进口的廉价机织线在法国大革命的混乱中席卷瑞士之前迸发出最后兴隆繁荣的火花。(瑞士?汝拉山谷) 16世纪末,法国的宗教斗争导致了一场大屠杀,追随加尔文的胡格诺派教徒纷纷逃到瑞士,带来了制造钟表的技术。这种法国技艺和当地的金银首饰业相结合,就出现了瑞士的制表业。它从靠近法国的日内瓦向外扩散,主要是沿汝拉山脉一线向东北蔓延,一直到东北面的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开花。年,瑞士人宝珀(Jehan-JacquesBlancpain)先生以其名字创立手表品牌宝珀(BLANCPAIN),他在汝拉山脉维莱尔小镇的住屋楼上建立首间制表工坊。这位制表先锋率先在维莱尔地区官方产权名册上登记,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腕表品牌诞生。宝珀既是世界上第一个登记在册的腕表品牌,也标志着瑞士钟表业从匠人时代跨入了品牌时代。自年诞生起,宝珀(BLANCPAIN)的每一枚顶级复杂机械腕表都完全以手工制作且均由制表师亲自检查,刻上编号和签名,这项传统自诞生起一直延续。迄今为止,钟表行业虽然没有任何的官方排名,但在众多的排名中,宝珀始终名列世界十大名表。继宝珀品牌诞生20年后,年,才华洋溢的年青钟表匠琼-马尔科-瓦舍龙(Jean-MarcVacheron)在日内瓦市中心创立自己的首间钟表工作室。他对人类文化充满好奇与热诚,经常保持开放态度,并不断钻研制表工艺,因而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日内瓦独立钟表匠。他所创制的钟表,令其蜚声国际,而他更不断发掘其它有潜质的钟表匠,除了超卓的制表工艺外,更把自己对追求完美艺术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传授给他们。年,经验丰富的商人弗朗索瓦-康斯坦丁与琼-马尔科-瓦舍龙的后人合作,成立了声名显赫的江诗丹顿(VacheronConstantin)品牌。年,江诗丹顿邀请Georges-AugusteLeschot担任公司技术总监,自此改写了公司及整个钟表界的历史。Georges-AugusteLeschot不仅是一位机械天才,更拥有非凡远见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设计出首个可以重复及大量生产多种钟表零件的仪器-pantograph,为整个瑞士制表业带来突破性的改革。因为在此之前,钟表机芯均由人手独立制成的零件组成,每个零件的手工因此有所不同,导致机芯零件不可互相替换。Georges-AugusteLeschot这项革命性的发明改变了整个制表工序,更大大缩短了制表时间、提高了制表效率。年,江诗丹顿正式将“马耳他十字”标志注册成为公司商标。“马耳他十字”原是机芯内的发条盒盖上方的小零件,它的作用是防止发条匣被过度上链从而使时计运作更加准确。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年)可谓一代表王,出生于瑞士纳沙泰尔。宝玑先生自幼就显示了对复杂机械的非凡天赋。年,宝玑在巴黎开设了QuaidePhorloge(宝玑表的前身)。由于他对机械具备渊博的知识,对钟表的特点及技术独具过人天赋,使他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工匠投身其门下,并在他谆谆善诱的训练下成才,他丰富的想象力得以活现成为一件件动人的优秀作品。宝玑设计及制造的钟表,产品多元化,无论腕表、航海天文钟及表,设计匠心独具,令他在表坛上被誉为最杰出的人物。从18世纪开始,宝玑(BREGUET)品牌一直致力于为皇室成员以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务。宝玑的钟表深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赞赏,他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耗时44年,运用个零件打造了世界上最复杂的一款怀表。在业界,宝玑有“表王”的称号,同时也有“现代制表之父”的美誉。因为宝玑发明了业界超过70%的技术,其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复杂功能的发明有陀飞轮、万年历和三问音簧。(陀飞轮)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品牌的机械腕表,无论是手动上弦还是自动上弦,至少有两项技术、发明、专利、装置来自于宝玑。如果把属于宝玑的部分拿走,没有一块腕表能够正常运行。每一块机械腕表上都有宝玑的影子,因此宝玑是最纯粹的高级制表师品牌。如今,宝玑(BREGUET)是斯沃琪集团(SwatchGroup)的旗下品牌。芝柏(GIRARD-PERREGAUX)是世界上最古老的5大制表品牌之一,历史可追溯至年,其创立者为瑞士日内瓦的Jean-FrancoisBautte。经过超越年的时间洗礼,瑞士制表工艺的传承和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芝柏在瑞士顶级制表品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芝柏(GIRARD-PERREGAUX)设计、创作、开发和生产腕表的外部零部件和腕表的“心脏”——机芯。这种全面的综合性运作模式让芝柏表能够提供种类完整的顶级机芯(超过个型号)和享有盛誉的机械腕表系列。瑞士尽管经济得到发展,但是其政治机构对法国大革命所释放出的暴力未有所准备。13个州的赫尔维蒂联盟没有一个中央政府,每个州有其自己的军队,宗教的对立依然存在,乡村州对城镇持怀疑态度,小州对大州怀有嫉妒之情。虽然亲法和反法两种情绪并存,但瑞士仍试图保持中立。该国在通过辛普伦山口的巴黎-米兰主干道上的战略位置对法国是生死攸关的,同样对控制圣贝尔纳山口也至关重要。因此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北部之后就入侵瑞士,并于年3月5日占领伯尔尼——古老的13州瑞士邦联至此暂告结束。(油画?《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法国人以瑞士古老的凯尔特人部落赫尔维蒂之名建立赫尔维蒂共和国,其持续时间为-年。该政府由于内部不和而垮台。 (国旗?赫尔维蒂共和国) 一部在巴黎起草的宪法根本无视瑞士的传统而强行通过。占领军像对待附庸国一样对待瑞士,并且将之变成法国人及其敌人的战场。国际上的混乱日趋恶化,瑞士于年陷入无政府状态之中。 (赫尔维蒂和国版图) 在此关键时刻,拿破仑以调解决议书插手,这个国家才稳定下来。虽然失去某些领土,但是瑞士几乎岿然不动。13州重建起来,加上6个新州——圣加仑、格劳宾登、阿尔高、图尔高、提契诺和沃州。这19个州组成赫尔维蒂邦联。 (拿破仑调解协议书)在拿破仑战争其余时间里瑞士仍保持中立,但是由于大陆封锁,工业(尤其纺织业)深受其害。年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维也纳会议承认这个邦联永久中立。三个古老的同盟者∶瓦莱、纳沙泰尔和日内瓦加盟,遂形成25个州(第26州汝拉从伯尔尼州的操法语天主教区分离出来,于年加入联邦,年成为州)。经济的主要发展时期始于年。农业普遍有所改进,旅游业尤其因有来自英国的游客而开始发展。但是经济中的工业部门收获最为显著。大陆的封锁将英国排除于欧洲市场之外,最初给纺织业带来有害因素,遂逼使瑞士采用机器纺织使之现代化。第一座大型工厂在年建于苏黎世州。棉纺织业引起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机纺厂的数量陡增。至年棉纺织业所需线中的25%由家庭供应,此后不久瑞士就完全不再依靠外国供应。 年,奥古斯特·阿加西来到索伊米亚一个小村庄内的小型钟表店工作,不久他便接管了整间店铺。20年后其外甥欧内斯特·弗兰西昂继承了他的生意。弗兰西昂独具远见,他要将所有钟表的机械生产和组装等多个制作步骤集中在同一间厂房内进行,建立一个综合的生产程序。于是购买了位于苏泽河右岸的两块毗连的土地,当地称为LesLongines。年,弗兰西昂建立了第一所浪琴表的工厂,并生产第一枚以钥匙调控的怀表——首枚浪琴表诞生了。百余年来,浪琴(LONGINES)对传统、优雅与卓越性能的不懈追求成就了品牌精纯的制表专长。年5月1日,两名波兰移民,安东尼·诺克·百达(AntoineNorbertdePatek)(商人)和弗朗西斯·查皮克(FranciszekCzapek)(钟表匠)在日内瓦共同成立了“Patek,CzapekCie”公司。年,Czapek决定离开公司自立门户,公司名称变为“PatekCie”。到了年,翡丽(Jean-AdrienPhilippe)先生正式加入公司,公司因此更名为“PatekPhilippeCie”。由此,今日世界十大名表之首的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正式诞生。作为日内瓦最后一家独立制表商,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在设计、生产直至装配的整体过程中享受着全面的创新自由,打造出令世人专家交口称赞的全球钟表杰作,并谨遵品牌创始人百达先生(AntoineNorbertdePatek)和翡丽先生(Jean-AdrienPhilippe)的卓越远见,凭借超凡的专业技能,秉承优质的创新传统,百达翡丽至今拥有超越80余项技术专利——百达翡丽是手表中的蓝血贵族。(瑞士?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瑞士未来的经济生活模式已开始形成。瑞士工业必须出口方能发展,它依赖廉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因此自由贸易是一种需要。对外国保护主义的威胁由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和较深入细致的职业训练来对付,而不是给以报复性的关税。还有,瑞士公司开始在其他国家设厂。 (瑞士?伯尔尼?伯尔尼大学/原清教神学院) 不幸的是,这个物质繁荣的纪元却不能免受政治问题的困扰。调解决议书与拿破仑一起消失,取代它的是一份新的邦联公约,它再一次将瑞士建为主权国家的邦联,它们的联合只是为了共同的防御和维持内部秩序。因此,要制订和执行一个统一的对外政策仍然是不可能的。此外,瑞士还被法律的障碍所隔离,因为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货币、邮政、度量衡和军队。自由居住在任何州的权利也随着调解决议书宣告结束,因此每个州的居民视他州的居民为其他国家的国民。更有甚者,公民自由几乎不存在,宗教的差别重新抬头。(苏黎世大学校徽)(瑞士?苏黎世?苏黎世大学)这些深深的宗教分歧导致年组成一个天主教诸州的分离主义者联盟,其成员有卢塞恩、乌里、施维茨、下瓦尔登、楚格、弗里堡和瓦莱。年7月,邦联议会代表其他州宣布分离主义者联盟与邦联公约不相容,应立即解散。从而爆发仅持续25天的内战(史称:独立联盟战争),最终,以邦联军队的胜利告终。侥幸无甚大伤亡,使和解较顺利地实现。 (独立联盟战争?AD.)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一部新宪法于年诞生,宪法中明确阐明的政治机构今日尚存在。统治权在州和联邦政府间进行划分。参加联邦政府的代表或由全国人口中多数选举产生或由州选举产生,从而为小州也提供国家代表名额。一个统一的对外政策终于成为可能。此外,国家现掌管着海关、货币、度量衡和邮政,还保护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促进全国福利的提高。由此,自年起,瑞士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也使瑞士各州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国旗:瑞士联邦)自年瑞士邦联形成,到年瑞士联邦建立,走过了年的时光。其间,这个松散联盟为获得自治与自由,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法兰西勃艮第公国及德意志施瓦本联盟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争。之后,为争夺波河河谷而卷入意大利战争;失败后,邦联开始奉行中立政策。宗教改革及三十年战争令瑞士于年获得独立。到18世纪时以钟表业为代表的瑞士工业开始腾飞,虽有拿破仑战争之插曲,但未能阻碍其飞速发展的步伐;相反,历启蒙运动之洗礼,联系紧密的民族国家最终形成。五百余年的松散邦联体制,建构了今日瑞士民主制度的模型,自由主义思潮也为工业化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尔文教理念使瑞士成为精益求精的工匠国度。那么,瑞士联邦建立后,又有着怎样的历程?请看下篇《独善其身》!(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fj/4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21世纪医界精英小助手早读7月20日星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