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看有趣的展也要会有
我们在观赏艺术作品时常会不自觉地诘问 究竟我们所谓的艺术到底指的是什么 这些飘渺无常的艺术又究竟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 有人说修养和培育人文的方法和方式即为艺术 有人认为艺术是超脱兽性剥离欲念的精神概念 有人不屑一顾说如今的艺术已沦为策展人和藏家的玩物 也有人说现在的艺术全都变成和奢侈品合作联名的傀儡 确实很久没有和大家好好坐下俩聊一聊艺术了 前两天参加了一个由巴黎之花Perrier-Jou?t赞助的 ART4HOURS上海艺术4小时活动 今天就借当天参观的展览为例 跟大家聊一聊对看艺展这件事的一些思考 希望这些简单的看法可以抛砖引玉 让大家都可以在走马观花的打卡拍照之外 也能给予艺术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好奇 毕竟艺术馆的作用并不是单纯的作品陈列卖票揽客 而是展示于你一扇通往未知的门和一把开门的钥匙 除了当下感受作品那不可名状的触动外 更重要的是沿着这份触动去探索更多 第一站我们选在了大名鼎鼎的龙美术馆(西岸馆)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顶级私人博物馆 龙美术馆的展览经常会在朋友圈刷屏 这一次他们找来了热衷中国古代文化的杨福东 在龙美术馆里搭景拍了一个月的古装戏 然后将拍摄过程和布景作为装置艺术进行展览 这个讲述宋朝的微电影和展览取名《明日早朝》 虽有一个古代主题却是不折不扣的当代艺术 我们就以它为例聊聊艺术市场中的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是"当代文明"的艺术表达当代文明是以追求个体权利为中心展开文化上强调个人主义经济上强调自由市场 中国的当代艺术开端于年的"星星美展" 八十年代学习模仿西方九十年代走向国际 二十一世纪后市场井喷并遭遇资本和权力的考验 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多借用装置油画影像和行为 结合中国传统的出世意识和儒道法学思想 来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和"欲说还休的批判" 并试图在东西方文化与古典现代中寻找冲突与合并 但相较于西方当代艺术 中国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数字艺术仍是占比少数 绘画和雕塑在内的架上艺术占据着主流位置 这也让像《明日早朝》这样的装置展变得愈加吸引人 并且就像蔡国强的烟火还是徐震的千手雕塑一样 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里颇具代表性的典型范例 根据《明日早朝》电影的三个结构 龙美术馆的原先的空间被一块块铁丝围栏重组 一层大展厅入口处似火焰山一般的"宋代朝会" 和下沉展厅中壮观的"生命之塔"是展览的重头戏 以尼采的思想为剧本用宫廷戏的方式去演绎 借用内忧外患的宋朝朝政和一段段八点档狗血故事 让西方哲学与中国古典形象相融合 这种拍电影的形式很特别但依有人跳出来唱唱反调 有人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变得不伦不类 这些体制内的呐喊都只是不知所云的"无病呻吟" 不过内容的和形式的焦虑只是一方面 新闻里屡屡拍出的天价才是群众更为 在了然展览风格后便可以像套公式一样进行解读 比如进入美术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意大利艺术家波拉·彼薇创作的一只趴着的黄熊 只不过熊的毛发变成了羽毛取名《你见过我吗?》 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它要表达的 是对我们印象中熟知的事物异化后的重新审视思考 换个说法它就像电影《湮灭》里动物的现实版 还有图片右下角的那件装置艺术《砰-砰房》 这件美国艺术家保罗·麦卡锡的大型装置作品 肉眼可见就是一个被解构的生活空间 而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改变固有方式 用分解的观念通过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 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让人产生全新的视角和思考 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大部分作品都能略懂一二 但有些作品就真的是要考验艺术鉴赏的功力 我的建议是与其在那边抓耳挠腮乱猜一通 不如默默记下管中窥豹般回去再深入研究 比如下面这个红色小人《素描》 如果不熟悉作者你很难看出这个单薄的人影背后 原来有那么多复杂又戏剧化的故事 这个红色小人的作者是意大利当代艺术家 瓦妮莎·比克罗夫特VanessaBeecroft 在没有看到作者署名前我完全对其无感 但看到作者的那一刻却是又惊喜又惊讶 瓦妮莎的作品都非常好辨认 一大群裸女或站或躺的聚在一起 如果里面大多还是有色人种那就更证据确凿 比如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把象征鲜血的红色涂料 泼到一群裸体的非洲移民身上以抗议达尔富尔现状 亦或像右上图那样在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 让几十名年龄各异的女性全裸着身体 从头到脚只蒙上一层薄纱无声地站立着 所以当发现这个孑身孤立的小人竟是她所画时 普通的小人一瞬间有了女性的模样和女权的光辉 好似是瓦妮莎自己站在那边用红色做无声的呐喊 作品的深究只是一方面引发的思辨才更有趣 由于在很多装置作品中用到裸体女人的做法 也经常让瓦妮莎饱受评论家的质疑 人们思考当一位女性艺术家在用身体为噱头时 究竟是女权的胜利还是物化女性的加深 除此之外像右下图那样和LouisVuitton的合作 也让人们深思在时尚和艺术的天平上孰轻孰重 不过我们暂且将女权主义性别认同放在一边 接着往下说这些看似普通的艺术品背后有趣的故事 这次展览中还有一幅和小红人情况类似的作品 就是左上角那件蓝色背板的作品《爱是伟大的》 逛外滩美术馆的观众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很时尚 不是拎着大牌的奢侈品包 就是戴着小众的设计师珠宝 但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们却很难将眼前这件作品 和衣橱里那条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 在经典骷髅头图案围巾系列面世0周年时 发售的限量版蝴蝶围巾联系起来 这幅蝴蝶作品的作者 正是英国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 也是McQueen那30款蝴蝶图案围巾的设计师 你可能对左上角这幅毫无技术含量的作品嗤之以鼻 但这并不能妨碍达米恩·赫斯特成为如今全世界 最会赚钱也最有名望的当代艺术家 但要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师" 要的可不是只要会粘粘蝴蝶而已 我们都知道他热衷于展现生命的脆弱及生存冲突 但是谁将无上的褒奖赋予了这些千篇一律的作品 在当前的环境下该如何定义一件成功的作品 人们喜欢它还是有人愿意出高价买走它 亦或评论家说好就是好? 人们急于对当代的艺术作品评出个孰优孰劣 而等不及历史的遴选与淘汰 作品的高价卖出和荣获大奖是艺术家成功的命门 其背后艺术基金和金主们帮忙买进卖出哄抬价格 参加各种像双年展一样的展会在博物馆举行个展 暗箱买通各种奖项来让自己成为某一种文化标志 都让如今的艺术市场饱受诟病 就像村上隆一样 人们对达米恩·赫斯特最大的敌意 便是对其作品本身艺术价值和艺术纯粹性的质疑 大家对这种把某东西泡在福尔马林里 就可以成为艺术品的行为越来越看不顺眼 但另一方面这些争议又让他牢牢占据着人们的视野 而艺术有趣的地方也就在这里 好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像看《偶像练习生》和《创造0》一样 pick自己喜欢的人的同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 也许前一刻还是黑粉下一秒就变成"菊内人" 但重要的是艺术让你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加坡护照在手,全球多个国家横着走
- 下一篇文章: 人间仙境加拿大最美的几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