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那些为青花瓷而疯狂的人古泉说
元朝时,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欧洲第一只瓷瓶,此后的四百年间,瓷器在欧洲引发了疯狂的痴迷和收藏热。欧洲各国贵族皆以收藏中国瓷器为荣,用以彰显自身的财富、权力以及艺术品位。而这些中国瓷器中,又以青花瓷数量最多。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几位青花瓷器的“疯狂粉丝”做出的那些疯狂事。 头号粉丝 太阳王路易十四 上榜理由:给我瓷器,我们就是好朋友 年亚森特·里戈《路易十四像》 路易十四是与康熙大帝同时代的人物,是精致生活和典雅艺术的践行者,著名的欧洲大杂院——凡尔赛宫即由他所建立。而他更是潮流和时尚的先驱:为了遮掩秃头而发明了假发,为了让自己更显高挑而发明了丝袜和高跟鞋。不爱洗澡,但为了遮掩体味而发明了香水。他为欧洲的时尚奠定了基础,引领了方向。 凡尔赛宫内随处可见的中国瓷器 皇宫主要厅室以瓷板画及瓷器点缀装饰 但就是这么一个骚气蓬勃的男人,却沉迷于中国文化,收藏了大量以青花瓷器为主的中国瓷器。在凡尔赛宫的各个角落里,到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青花瓷器做为点缀和装饰。他甚至又专门建造了特里亚农瓷宫,用以珍藏这些瓷器中的精品,只供他和情人们欣赏。 甚至在国库频频告急之下,他不惜融化皇宫内的金银餐具,用以换取中国瓷器。还以颇为暧昧的语气给康熙大帝写了一封信,大意内容是:我给你几个人才,你给我几件瓷器,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虽然这封信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送到康熙的手中,但也由此可见路易十四对于中国瓷器深深的痴迷。 二号粉丝 强力王奥古斯都二世 上榜理由:军队换瓷器,值! 年路易十四接见萨克森亲王奥古斯都二世 奥古斯都二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精通绘画、建筑、击剑、骑马等时尚项目,曾游历欧洲各国王室,并在年到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王宫,亲眼目睹了特里亚农瓷宫中的东方瓷器收藏。正是此次法国之行,让奥古斯都二世成为路易十四的头号粉丝,对东方瓷器的热爱也自此埋下种子。 举世闻名的“龙骑兵罐” 现藏于茨温格尔宫博物馆 图片来网络 年,他与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做了一笔交易,用名萨克森龙骑兵换了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这些瓷器体型硕大,最高的高达1.32米,配宝珠钮盖,从此被世人称作“龙骑兵罐”或“近卫花瓶”。这些青花瓷器至今还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博物馆中。而这支龙骑兵部队后来横扫欧洲战场,令拿破仑为之胆寒,这就是后面的故事了。 茨温格尔宫中随处可见的青花瓷器 但之所以说奥古斯都二世疯狂,是因为根据他遗存至今的收藏清单统计,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顶峰时期,拥有的东方瓷器多达件,他专门修建了中国宫和日本宫用来摆放这些瓷器,自己编号入库。因此他被后人称为“东方瓷器最优秀的收藏家之一”。 也正是这种近乎病态的迷恋,让奥古斯都二世比任何人都渴望破解瓷器背后的奥秘。 伯特格尔肖像 伯特格尔向奥古斯都二世展现炼金术 图片源自网络 年,一个叫伯特格尔的炼金术士来到德累斯顿,随后被奥古斯都二世囚禁,从此伯特格尔的使命便只有一项——破解制瓷秘方。 伯特格尔烧瓷记录手稿 被囚禁八年后,伯特格尔终于破解出了硬质瓷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硬质瓷。一年后,梅森瓷厂建立并以中国青花瓷为蓝本大量烧制硬质瓷器,中国对瓷器的垄断宣告结束。 三号粉丝 葡萄牙兰开斯特家族 上榜理由:能让我抬头仰望的除了天空之外,只有青花瓷 桑托斯皇宫天花板上的青花瓷器 地处里斯本位于特茹河畔的桑托斯皇宫,为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所建。年,葡萄牙的兰开斯特家族买下了桑托斯宫殿,并着手重新设计建造。在至年的装修工程中,贵族若泽·路易斯·德伦卡斯特雷,别出心裁,将自己历年收藏的263件青花瓷盘精品陆续镶在金黄色的天花板上。如此独特的收藏方法与藏品的珍稀程度,在全欧洲的私人藏品中可谓数一数二。 这批以青花瓷盘为主的瓷器大小各异,瓷质洁白细腻,釉色圆润光滑,曾在葡萄牙宫廷中引起了一片赞叹,葡萄牙文献记载中多处提到这些不同凡响的瓷器。 室内装饰的青花瓷器及瓷板 除了以青花瓷为顶部装饰之外,该宫殿内随处也可见到各类由兰开斯特家族定制的青花瓷艺术。其中不乏世所罕见的青花瓷器品种,是青花瓷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 四号粉丝 法国殷宏绪 上榜理由:艺术的事,怎么能叫偷呢 《中国陶瓷见闻录》 年,一位名叫佩里·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受教会委派,以宣传教义为幌子,前往中国窃取烧制瓷器的方法和配方。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殷宏绪”,并潜伏于景德镇7年。为了打探瓷器的秘密,他不仅在店铺、在从事制瓷业的基督教徒那里,打听到的种种动静随时记实下来,还深入到作坊里细细观察,从原料初选到加工成泥,一直到打坯成型铸造出窑,无一不牢记在心,逐步弄清了景德镇制瓷的很多秘密。 《耶稣会士书简集》 其中还包括殷宏绪从中国医师传授的三种天花治疗技术 年9月1日,昂特雷科莱利用中国通邮“飞马传驿”,把一封内藏秘要的邮件发还了“法国耶稣教会”,信中将景德镇制瓷的有关情况,表述得相当细致。后来,这封信被以“中国陶瓷见闻录”为题,公然发表在《耶稣会传教士写作的贵重书简集》第12期上,这期《简集》发行到世界有关国家后,一时震惊了整个欧洲,使欧洲人第一次读到了景德镇制瓷技法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 年,昂特雷科莱升调北京。此后,他于清康熙六十年底,再度来到景德镇,对当地的瓷业出产情况作了为时一个多月的考察。在调查的基础上,又写出了一篇“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对景德镇制瓷技法作了更为详细的介绍。这些关键信息弥补了欧洲制瓷技术的空白,中国瓷器的技术也由此大白天下。 虽然殷宏绪的行为卑鄙而下作,为人所不齿,但应该也是因为深深的喜爱和痴迷才会让他甘愿耗费大好年华,继而去探寻中国瓷器的奥秘吧。 虽然中国瓷器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但自从欧洲掌握瓷器烧造技术后,中国瓷器就逐渐失去了市场,以至于如今世界九大顶尖奢侈瓷器品牌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这是文化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但我们始终坚信,先辈们的辉煌不会被泯灭,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汲取营养的丰壤,中国文化势必会再次闪耀它的光辉,令世人为之惊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cy/10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4种红果花,既中国风又北欧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