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除根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reply_662.html
上师: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修正行上师瑜伽。从总体修行而言,上师瑜伽修法分为两个次第:前行和正行。很多弟子问我:“一个修行者一定要修前行吗?”是否需要修前行,一切都得根据你的条件来定夺,也就是要根据你的根机来定夺。所谓的根机好,就是指你的业障很清净、福报很具备。此福报并非世间之福报,而是指出世间信心方面。但是,我们毕竟是末法时代的众生,难免会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是特定的。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刚开始步入修行之时,就要先从前行开始修起,其原因就在此上。如今汉地很多弟子修学禅宗之时,他们不管前面有多少前行之基础,直接就开始进入参禅。尤其参禅可不仅仅是参话头,还要树立更高的见解。比如慧能大师在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开悟,但是现在很多人也貌似在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认为这就是其现在之见解,并认为他们的见解与慧能大师当时开悟时的见解相同。当然不是!一个为智慧,一个是意识,两者之间有着天地悬隔之别。但是,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呢?还是由于修学时不考察个人之条件,尤其是没有前行之基础而造成的。所以,即便你修学多长时间也不过如此,现在修学正行——直断或顿超者比比皆是,不就是修了几十年以后还不过如此吗?很多弟子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都在打退堂鼓。这次我在外面走动的过程中,也听到很多出家人在禅堂里沉溺了十多年,现在已经对参禅不感兴趣了,反而开始变得完全与世间人相同了。虽然他们还没有完全堕入到与世间人相同,但是他对参禅已然不感兴趣了。十多年的经历啊!也有很多修学密宗的弟子,一辈子都在修直断与顿超,最终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开始怎么修直断、顿超,永远就是这么修直断、顿超,却没看见他真正修出了直断或顿超之结果。这些都是由于修行不系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前期应该先从前行开始起修,当前行基础打得很扎实以后才逐渐开始进入正行。正行修法有很多名称。比如我们现在是把正行的调整方法与上师瑜伽结合到一起修行,所以名为“正行上师瑜伽”。但是单纯从运用之法的角度而言,它可以有很多名称,叫“窍诀法”,也叫“成熟口诀法”,也叫“直断”。藏语的音译为“车却”,所以有很多名称,实际上就是我们当前所修学的“正行上师瑜伽”。下面你就要开始阅读这些法本了。尤其是《上师瑜伽导修文》,除了念诵仪轨之外,所有的修学方式都需要背诵下来。还有《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等法本,都应该多多阅读。并且还应该听闻我曾经在不同地方传讲的上师瑜伽之音频和视频材料。总之,下面我们得先闻思,必须懂得为何修行和如何修行。当前自认为是修密宗的人比比皆是,若是有人问他:“显宗和密宗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说:“我的导师是修密宗的,我紧跟在这位导师的后面,因此我就应该是修密宗的。”或者“平常我的手里拿着的是莲花生大师、大威德、金刚撅或愤怒莲师的仪轨,这些都统称为密宗仪轨,所以我是密宗修行者。”但是,这也太牵强了吧!举个例子,释迦牟尼佛到底是小乘、大乘还是密乘呢?三乘教法都是。那为何他在有些弟子面前为密宗,在有些弟子面前为大乘教法,在有些弟子面前为小乘教法呢?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而宣讲不同的教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实际上三乘兼具。当你在依止一位密宗导师之时,这位密宗导师决定也是三乘教法之总集,因为他是一位具德上师啊!你怎么能说只要是藏传佛教的和尚一定就是密宗呢?这些话还是太牵强了。所以,平常我一再强调显密之间的差异并非看你跟在哪位导师身后,穿藏族服装的僧人一定是密宗吗?那我们再问问,穿印度服装的僧人到底叫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曾经就是穿着印度服装。汉传佛教完全是按照以前汉地之习惯着装,尤其唐朝之时,基本上都是大乘教法,唐朝的时候谁又敢说汉传佛教所有的法师一定是大乘教法呢?因为当时汉地也有小乘教法,唐朝还有唐密呢,所以汉地也有密宗啊!因此,显密之间的差异并非看你跟在哪位导师后面,这位导师穿着什么服装,你就一定是那个传承。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讲到,显密之间最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要点:见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之根机。这些都称之为理论,从总括的角度而言为这四个要点,支分为十五个要点。我们曾经传讲过《显密之差异》,里面讲得非常细致。光从理论上讲解这四个要点当然不够,尤其修行人时时提倡的是要“成熟”。成熟就是先要闻思这些教理,然后把其融入于自己的心相续之中,何时自己达到这个教理之时方为“成熟”。因此,实修是必不可缺的。从实修的角度而言,如何修行这四个要点呢?那就是“四精要法”: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你们就得懂得这些啊!大家可要好好去阅读自宗之法本。否则,光说我是修密宗的,完全是自欺欺人!可能你曾经见过别人说:“这位导师是学密宗的。”但是,藏传佛教可不是单纯讲解密宗啊!以前我在我的上师(阿秋法王)身边求学佛法之时,我的导师就一再强调:你们的行为一定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一定要符合大乘教法;见解一定要具备密宗之见解,是三乘合一,那谁又敢说当你在依止一位藏传佛教导师的时候,他为你宣讲的一定是密宗呢?这位导师可能为你宣讲大乘或小乘教法,这都是有可能的。那些不懂之人会认为,只要我跟随一位藏传佛教之导师,一定就是修学密宗的。这个想法太幼稚、太牵强了!所以要懂得显密之间的差异。或许很多弟子会想:你天天讲显密差异,是否是因为你的分别心过重的缘故,一定要知道密宗的特点呢?当然不是!我们说三乘教法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而安立的,其成办解脱之时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因法相乘显宗来说,针对显宗之根机讲解显宗之教法,显宗之根机修学显宗之法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可成就。一大阿僧祇劫有多长时间呢?我们这个地球从完全没有,直至完全消除之间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二十个小劫,因此八十个小劫为一大阿僧祇劫。因此,三大阿僧祇劫是没法用年来计算的,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方可成就。那密宗呢?哪怕你是一位下品者也可在一生成办解脱,一生也就是几十年以后你就成就啦!两者在成就的时间上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说明,在修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个人的条件,若你想即生成办解脱,那就必须圆圆满满地懂得什么是密宗,方可达到密宗之结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fj/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