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12/9057218.html
水手们好。1月13日,中午12:30,鸠鸠号抵达此行马提尼克的最后一个停靠点,古镇圣·皮埃尔。之前曾自驾到此一游,当时只是匆匆走过,所以一直想再来看看。离开前特意安排在这里停两天,打算好好转转看看,弥补一下上回没尽的兴。关于小镇的介绍,之前风景篇已详述,就不再重复了,还是讲讲今天的航行吧。今天早上依旧是晴朗的天,只不过感觉风比昨天大些。我要航行,就喜欢“风大些”,看来又是个适合航行的一天呢。起来看看外面,昨天停泊在我们前面的那艘船已不知何时离去,八成他们很早就出发了。本来我还想今天上岸去小镇看看,不过大风天气也不方便开小艇去岸边,心里一直惦记着圣·皮埃尔,对此处的兴趣也没想象中那么浓厚,便决定直接开拔,不再逗留。早上9:40,鸠鸠号已经在前往圣皮埃尔的途中。10节左右的风,从后侧方刮来,只用了大前帆,航速就有4节左右,我还是很满意的。就这么一点点往前走,一切都很平稳顺利。进入一月,飓风季节结束,正是加勒比海的航行季,最近每次出海都能看到南来北往的船,一艘接一艘,好不热闹!今天一路上也同样遇见好些船,大部分都升起了主帆,由于距离短,我懒得升主帆,而且只用大前帆就能走3/4节的速度,我已经很满意了…正在得意时,后边一艘铝船正用着主帆、大前帆,快速向前飞驰,很快就把鸠鸠号甩在后面。看到她,我知道了,如果我用上主帆,船底再保养干净些,此时能提速至少2节以上。帆船的航行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不仅仅是风向风速,水流向流速,还包括风帆的面积、厚度、材质、张合角度,还有船型、重量、尺寸…以及船底的干净程度,吃水线深浅…等等。当然,在所有条件相似的时候,掌舵人的航海技术,也是决定速度的一个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帆船比赛基本都要使用类似的船。如果像瑞卡塔(Regatta)那样的帆船赛,就会根据每艘参赛船的数据,核算出一个系数,最终结果要根据实际用时乘以系数而得出。为的就是尽量保证公平。比赛,赛的是水手的技术和经验,而不是比谁的船更先进。当然,比赛也分长途短途,而且帆船比赛,也有运气成分在里边,毕竟是“靠天吃饭”,假如老天帮忙,那自然就更好啦。大部分人过航海生活,不是比赛,速度固然也重要,但是实在没必要一味的去追求速度。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航行,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当初我学车的时候,一位经验丰富,安全驾驶近二十年的老司机告诉我说,“好的司机不是懂得如何踩油门,而是深谙如何踩刹车”。他这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有些船会装一个“测速轮”,在航行中它能告诉你船的水面航行速度,这个被称做“STW”(SpeedThroughWater):水面速度。假设没有洋流干扰,它显示的航速基本就是“实际航速”,但大部分时候,航行中多少都会受到洋流干扰,因此它显示的速度就不“准确”了。??安装在船底的测速轮那么,何为“准确”?何为“实际航速”?就是船速和水流速度相抵(逆流)或相加(顺流)得来的速度。因为,这个速度是你可以计算实际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如今大家都用电子海图导航,在导航中,会告诉你船的“相对航速”,这个航速就是水面速度(STW)跟水流速度相抵或相加后的结果,它被称为“SOG”(SpeedOverGround):陆地速度。我文章中常常说到的“航速”就是指这个速度。举个例子。如果你距离目的地还有10海里,此时STW显示是5节,而SOG显示2节,那么,在航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是5小时后,而不是2小时。你的“实际航行速度“是2节,而非5节,此时,有流速3节的逆流伴着你。鸠鸠号上没有测水面航行速度的小轮子,我一直参考的就是GPS导航显示的SOG:相对陆地速度。航行到现在完全没问题…我想,照这个理论来看,有了那个小轮子,唯一的好处应该是能够更清楚此时洋流的方向和速度。当时鸠鸠号从苏里南河出来,正赶上退潮,乘着水流,加上我的航行速度,船的“SOG”显示为“8节“。假如当时我的水面航速为“4节”,那么水流就是“顺流4节”。反之,两个半月前,我南下法属圭亚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SOG”显示为“1节”。假如当时我的水面速度为“4节”,那么水流就是“逆流3节”。由于没有水面速度测速仪,因此对洋流的速度只能估算。但根据海图显示,我能判断出是逆流还是顺流,唯一不知道就是流速罢了。不过现如今有“洋流海图”可以告诉你洋流走向和速度,也许跟实际情况会有偏差,但是航行中,这个海图可以起到不小的参考作用。啰嗦这么多,其实对于航行来说,不比赛的话,速度只是参考,你大概可以估算出何时能抵达目的地就够了。早些晚些,又有何妨?随着靠近圣·皮埃尔,旁边的高山阻挡了季风,那艘超过我的铝船,此时就在前方不远,她的帆在风中颤抖,明显失了速度。后来他们收了前帆,燃了发动机,掉头朝岸边的一个小村子开去…我也收了帆,用发动机朝目的地继续前进。此时离小镇已经很近了,她就在眼前。一丝风也没有,水面静如绸面,发动机无需用太大扭力,船速也有3/4节的样子。又过了不久,终于抵达锚地,这里已经泊了一些船。在圣·皮埃尔,有一大片区域是禁止下锚的。不为别的只为安全。由于年的那次毁灭性火山爆发,不仅使整个城镇化为乌有,就连水中停泊的船只也被沉入海底。据说,当时只有一艘船发现情况不对,及时作出反应,而逃过一劫,其余泊在海湾的船,全被打入海底。后来经研究人员探测,这水下有至少50艘的沉船,而且资料显示,有一艘船灰飞烟灭,到现在也找不到她的一点儿碎片。在禁锚区下锚,钩住沉船的某处,很可能就没办法起锚了,除非潜水到海底去处理。这偌大的海湾,如今只有一小片区域可以锚船。我在禁锚区边缘找了个位置,停好船,看到仍然有几艘船停在禁锚区内,也许他们心大,不在乎吧。反正我航行是特别小心的,几乎从不心存侥幸,严格按要求,按规定来航行和停泊。当然,我也知道有时自己小心过头了,但是,多加小心总没错的,不是常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此时正是中午。阳光直射,蓝天白云,黑沙滩,彩色房子,一艘艘帆船…让这个曾经受到火山爆发重创的小镇,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而她身后的那座曾给小镇带来巨大创伤的佩雷山,苍翠挺拔,在云雾中半显半隐,似乎略带羞涩。佩雷峰顶几乎常年藏在云中,想来是不是因为对自己曾经的一时之气酿成的悲剧感到羞愧呢?吃过午饭,天空越发晴朗。突然看到佩雷峰顶的云彩都不见了!运气不错,我居然看到了这山峰的全貌,实属难得。可能是为了欢迎鸠鸠号,大山也露出真面目来表示欢迎吧。下午得空兴高采烈的进城游览一圈,傍晚回来看着清澈的海水,忍不住又跳进水中…就这样,航行,逛小镇,游泳浮潜…充实而愉快的一天接近尾声。夕阳的金色光辉中,一艘铝船缓缓经过鸠鸠号,一看就知道是刚刚抵达准备下锚的…再一看,这艘船不就是今天路上遇到的那艘么?只要有目的地,不论速度快慢,出发顺序先后,总会有到达的那一刻。不用刻意争一时之快,也无需懊恼恨一时之慢,掌好自己的舵,走好自己的路,便好。航行如是,人生亦如是。??尽管晚上起了风,可是锚地受到很好的保护,只闻远处风声紧,不觉脚下海浪涌。风吹进船舱,略有凉意,不过船并不晃荡,很平稳。今夜月光更明亮,加之小镇灯火璀璨,天空几乎看不到星星。半山腰上有一个类似灯塔的东西很显眼,拿望远镜一瞧,原来是一尊雕塑。向导书上说,这雕塑是小镇的一个地标,也是守护神。那里居高临下,视野非常好,景色也很美。看来,走之前还得去爬爬山咯。明天还有些航行前的准备工作要做,早些休息吧。哦,对了,今天刚抵达的时候,我看见海龟了。一只可爱的海龟从鸠鸠号旁边游过,露出小脑袋换了口气,又沉入水中,不知游向何方。感恩生活。明天见。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感谢你的阅读。??愿我们天天都有好心情,下次再见。??????翻一个爱心小浪花????-未完待续-

☆关于“鸠鸠号”的那些记录:

二零一八,再见!

南下的行前准备·1:法兰西堡的最后一天

南下的行前准备·2:驶离法兰西堡

航行的一天

厨房改造可是个大工程

阳台木地板是怎样练成的

你不看怎么知道这甲板是有多任性

探秘传说中的“新”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fj/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