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卢浮宫之战》

作者:(法)雅克·朗格翻译:董强

艺术家与知识分子介入

我定期向密特朗总统汇报。在米歇尔·居伊的反对声中让我感到担忧的是,他在初期成功地得到了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界人士的支持,如玛格丽特·杜拉斯、娜塔莉·萨洛特和米歇尔·莱利斯。我靠了自己的朋友圈,以及我夫人莫尼克的帮助,成功地说服了这几个人撤走他们的签名。为了阻挡这种种进攻,我策划成立了一个支持新卢浮宫的国家委员会。最后,成立了一个“新卢浮宫规划协会”,会长是保罗·德鲁弗里埃,除了一些在最早的时候就支持我们的人如皮埃尔·苏拉日或多米尼克·波佐之外,巴尔蒂斯、皮埃尔·布莱兹、皮埃尔·布尔迪厄、乔治·杜比、弗朗索瓦兹·吉鲁、弗朗索瓦·雅各布和菲利普·索莱斯等人也都加入协会。

让-皮埃尔·尚热,法兰西公学院的教授,《人与神经》的作者,艺术的爱好者,也加入协会。他在2月初的《世界报》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题为《新卢浮宫万岁!》。他之前参观了在橘园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关于卢浮宫的展览(年9月日开幕,吸引了共5万多人参观),看到了贝聿铭的设计模型。这位神经生物学专家高度赞扬了这一设计,认为它“筹备细致、考虑周到,具有独创性,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对于专家而言,都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他批评了那些对设计方案的批评:“简直是在做梦一样!这些诋毁的声音究竟来自何处?那些吹捧文章也往往过于谄媚,难以令人产生信任。它们难道来自那些参观卢浮宫的人吗?肯定不是!只要看一看在橘园美术馆门口放着的留言簿就知道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服务员会告诉你,在余名真正感兴趣的人自发留下、属于真正的公共意见的留言中,有86%的人,也就是说绝对性的大多数,都对新卢浮宫持赞成态度。”

皮埃尔·莱布兹再一次进入论战。在年2月5日发表在《早报》上的文章中,他引用了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一句话作为题目:“我们必须打赌,相信天才。”“人们故意将‘国王的意志’、金字塔、博物馆的翻新规划、历史古迹的不可侵犯性、建筑师的国籍以及其他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谈,以至于大家的头脑都混乱了,大家已经分不清究竟是国王的意志引来了亵渎神灵的建筑,是金字塔象征让整个规划具有缺陷,还是外国人的侵略使得我们自己的天才总是显示不出来!”这位大作曲家驳斥有些人将古迹视为一个终结了的场地,永久凝固,不可改变。对他来说,没有一个“终极版”的场所。一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增添、叠加的工作的结果。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道理。在罗马,卡皮托山上的神庙俯瞰着古老的罗马中庭;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比旁边的大教堂晚三个世纪;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位于荣军院的远景之中,而荣军院是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建造的。

——END——

精彩回顾

中国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色之美》——豆绿茸听┃禅与饮茶的艺术之圆,圆相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fj/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