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7日是人类航空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在这一天,美国莱特兄弟先后经过四次试飞,终于驾驶着那架以发动机作为动力的“飞行者1号”飞上了蓝天。年12月17日,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在基蒂霍克首次试飞有动力载人飞机虽然这次的飞行时间最长也只持续了15秒,飞行距离66米,但却是人类飞行史上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类对于飞行的幻想和膜拜持续了数千年,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从神话到远古传说,从最初灵感的爆发到壮烈地亲身试验,人们屡战屡败,但绝不轻易言弃。古埃及青铜浮雕画:展开双翅的伊西斯女神(或奈芙缇丝女神)。(藏于卢浮宫)当莱特兄弟驾驶着“飞行者1号”离地起飞的那一刻,人类数千年的飞行梦想终于从神话走进了现实。但是在这漫长的人类飞翔史长河中,莱特兄弟也只是其中的一叶扁舟。无论是在他们之前还是之后,无数怀揣着飞行梦想的人们,不管是发明家、飞行员、抑或是史学家、文学家、甚至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都在为着这个梦想,在自己力所能力的范围内持之以恒地努力着。来自法国的夏尔·多尔菲斯和亨利·布歇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一个是驾驶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法国航空博物馆馆长,一个是法国空军上尉、法航副总裁、《航空》杂志主编。怀着对飞行的虔诚热爱,他们一起携手,历数航空发展史上无数珍贵瞬间,共同合作完成了《人类飞翔史》这部生动有趣的史学著作。《人类飞翔史》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为读者系统介绍了人类航空史上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通过客观翔实的文献资料、余幅收集于世界各地书报杂志、图书馆、博物馆的珍贵图片,全景再现人类拼尽全力飞向蓝天的那段热血历史。一线视角专业解读人类航空史与其他解读人类航空史的史学专家相比,《人类飞翔史》两位作者:夏尔·多尔菲斯与亨利·布歇的人生经历显得尤为特别。夏尔·多尔菲斯是法国具有丰富驾驶热气球和飞艇经验的飞行员,他与人合作创建了法国航空博物馆(Muséedelair),并亲自担任馆长(—);他是法国国立航空高等学校航空史教授(—)、海洋科学院院士。他花费30年心血收藏有关人类航空史的版画、书籍及文献,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用来研究航空史。弗朗西斯·戈德温所著《月中人》卷首插画(左图),萨缪尔·布兰特所著《卡克罗加利尼亚之旅》卷首插画(右图)亨利·布歇(HenriBouché)早年曾在示范学院就读,后来于年加入法国空军,—年任法国空军中尉,后晋升为上尉,曾多次驾驶侦察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他曾是法国航空公司(AirFrance)副总裁、《航空》(LAéronautique)杂志主编,亦是研究航空史的史学家。可以说无论是夏尔·多尔菲斯还是亨利·布歇,两位作者都曾经身处航空领域工作的最前线,有着最一线的观察视角和最客观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带领读者走进人类航空史,从他们切身的人生经历以及渊博的学识出发,为读者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有关人类飞翔史的现场live!术有专攻,分工明确夏尔·多尔菲斯与亨利·布歇曾一起合作多年,为了这部《人类飞翔史》,两人再次联手,双方的分工也很明确。《人类飞翔史》严格按照航空史的发展进程来编写。前三章,即从航空史起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都出自夏尔·多尔菲斯的手笔。年,路易和朱勒·戈达尔在圣克鲁进行热气球升空表演。19世纪下半叶,在驾驶气球升空活动方面,最响亮的名字当属戈达尔家族。(此为当时拍摄的照片)年以来,人类开始使用动力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未来的前景又如何呢?对于这个话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着丰富侦察机驾驶经验的亨利·布歇,则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里为读者做了详尽的阐述。战争期间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伊斯帕诺-苏扎发动机库房一角每一章都有一段引言,引言对每一阶段航空史的发展都作了简短的回顾,使得读者在阅读每一章节具体内容前,可以首先对这一阶段航空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框架性的认识,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航空史发展的整体脉络。珍贵文献资料《人类飞翔史》中所用文献资料都是经过仔细甄别的、客观真实的,有的甚至是之前从未公开发表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例如本书第五章所用的文献都是此前从未发表过的,是亨利·布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收集的资料。战斗机飞行员戈德弗鲁瓦驾驶飞机从凯旋门洞中飞过时有人为他拍摄了影片。这是影片中的两个镜头亨利·布歇在一战中曾任法国空军中尉,后晋升为上尉,多次驾驶侦察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因此他的资料就更为珍贵。另外,在此章中,他还引用了法国《画报》、《历史及艺术文献》(Archivesdartetdhistoire)等杂志所发表的宝贵资料。美国空军飞行小队驾驶波音单座飞机在加利福尼亚上空编队飞行英国布里斯托斗牛犬单座歼击机有些文献是战争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或是国外出版社提供的;还有一些文献是战斗机飞行员提供的,这些飞行员不仅来自协约国的国家,也来自协约国的敌方阵营。《人类飞翔史》的两位作者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尽力不把道听途说的传闻编入此中,不让自己的个人情感或思想去影响本书的写作。为了确保历史文献的准确性,我们还对有些固有的看法做了部分修正,从而让本书拥有独树一帜的品质,这一品质并非源自其高档的装帧,而是源自其高质量的图片及高水准的文字介绍。内容包罗万象《人类飞翔史》回溯人类航空史发展的源头,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详细并系统地解读了人类航空史的发展进程。《山海经》版画插图,一个奇肱国人坐在风车上。(版画绘于17世纪,藏于卡纳瓦雷博物馆)从《山海经》中奇肱国的风车到“无动力”飞行器的发现以及热气球的问世,从有动力飞行器的不断试验完善到早期航空器的大范围使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技术的长足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从有关飞行的文学作品到航空业的重大事件,本书涵盖了人类航空发展史上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在发动机问世之前,飞行器的驱动方案余幅珍稀图片带你立体重塑人类飞翔史《人类飞翔史》收集了近余幅自古以来飞行器的设计图纸、机型结构照片、飞行路线图、战争场景图、航空版画插图及人类航空史上重要人物的照片等。这些图片来有的来自当时专业的书报杂志如《画报》、《航空爱好者》、《历史及艺术文献》、《航空》等、有的来自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如法国航空博物馆、卡纳瓦雷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市立图书馆、让-乌东博物馆、战争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等,有的是作者本人的私人藏品,有些甚至是当时空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极为珍贵。自古以来,人类对于飞行的想象以及为之所做的不懈努力,其实也是人类不断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生动见证。无数怀揣着飞行梦想的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艰难探索,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终于最初那个看似可笑的飞行宣言,在今天得到了实现。人类百年飞行史辉煌发展,也在用它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当初的虔诚、热血与努力。人类飞翔史京东¥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1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