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剧版周蓉自私凉薄毁三观,为何与
人世间:剧版周蓉自私凉薄“毁三观”,为何与小说差别那么大?因为看了小说,有蛮多感想的,本来想写个帖子周家的儿女,然后盖楼写一下小说中的几个人物,但是后面想了下还是分开写好,有些觉得没必要写的就不写了。但我认为有必要分享给大家小说中的周蓉,因为电视剧里的周蓉太毁三观了。因为个人水平有限,大多数情况下会将原著里的一些对周蓉的经历搬给大家。 少女时的周荣是叛逆的,她也是聪明的,从小学三年级起,她每次语文和数学考试都考双百,成绩名列前茅。如果说这还算不了什么,那么,音乐、体育、美术与手工成绩也一向获优的学生,全校则只有她一个人了。为了不挨冻,不愿意去离家太远的中学读书,每次考试都故意刚及格,然后以很低的分数去了离家不太远的中学上学。她身上有天然的亲和力,很快就与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打成了一片,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女生也亲近有加,那些调皮捣蛋的男生渐渐变得守纪律懂规矩,那些学习成绩一向较差的女生也有了进步,原因是周蓉带给了他们带去了友谊和快乐。她是懂事的,临毕业时,周蓉对母亲说:“妈,上初中时我让你失望了,那时女儿年龄小,不懂事,太任性,对不起了。我可要考一所重点高中,一定给妈一份惊喜。”结果果然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在本市重点中学的排名榜上,秉义被保送的那所中学屈居第二,妹妹考上的则是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 小学时的她并非多么漂亮的女孩,初中时也只能说是秀气,而上了高中的她美得有些洋气,有时甚至让妈妈尴尬,因为她变成了令人惊艳的美女。但是她性格却很文静、很淑女。由于在哥哥,郝冬梅的影响下,她读过很多外国的文学作品,她对自由的向往,如同蜜蜂和蝴蝶天生要寻找花蜜和花粉一般。她从书籍中感染了“不自由,毋宁死”思想。 如果说在周蓉身上能找污点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便是爱上冯化成并为他知青下乡去了贵州,那时候她自以为嫁给了爱情,但也许只是觉得那时候读了冯的诗,认为他和自己一样对文学是有自己思想的诗人。对的,确切说是爱上了他诗人的身份。第二件事便是前半生对周玥的生而不养,她常常心怀愧疚,但是自从和冯化成离婚后,她近乎祈求的从冯身上要得了对周玥的抚养权,但是在周玥随父亲以政治避难的名头逃亡法国后,她毅然为了女儿,去了法国,而且一呆就是10年,在那边尽到了为人母的养育之责。 周蓉是知感恩的,当周蓉走向她从前的家时,已是本省一所重点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学校请她在文史哲三个系中任选,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哲学系。当大家都困惑不已时,她的回答是:“我都学了七年中文了,烦了。”哲学系数她发表论文最多,数她年轻,又是女性,她为本校开创了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专业,比较哲学也成为学校有影响的学科。于是,她几乎毫无争议地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周蓉是内心细腻的,在女儿“借宿”秉义家时,她第一次看望秉义岳母金月姬时,她送给老太太的见面礼是一册一九八〇年以来的中央文件汇编典藏本,用它夹寄几枚香山红叶,还有一双毡鞋垫和一枚竹发卡。周蓉说,那双鞋垫可不是一般的毡子做的,是用新疆卷毛羊的毛压制而成的,考虑到老太太长期坐轮椅,血脉不畅,足底保暖尤为重要。常见的塑料发卡容易与头发产生静电,进而引起皮肤过敏,还是用竹发卡好。礼轻情义重,周蓉的话语和表情温暖人心。老太太深受感动,她当即就从头上取下塑料发卡戴上了竹发卡。这一举动着实让冬梅和秉义对她刮目相看。 在法国的十二年里,周蓉的法语水平完全可以与巴黎大学、格勒布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里尔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法国著名学府教文学和戏剧创作的资深教授们一比高下。她是具有语言天赋的女人,如果说谙熟某国语言是她安身立命的前提,那么她会像中国古代的武林高手苦练高强武功般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地学习。她意识到自己将要较长时间寓居法国,便下定决心学好法语。她有一定发音基础,无须从字母开始,原先掌握的词汇足够阅读一般法语书籍,完成一般写作。她在精研深学法语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乐趣,如鱼得水,甚至连一些法国人都没有掌握的俚语,她也能脱口而出,运用自如。最让许多法国人诧异的是,她对雨果、福楼拜、伏尔泰、卢梭、巴尔扎克、大仲马等法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烂熟于心,引用《圣经》语录也是挥洒自如,这让她周围的法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都不得不刮目相看,心生敬意。其实,那对她并非难事,大部分法国名著她中学时代就认真读过。追随前夫冯化成去贵州之前,译成中文的法国名著她几乎读遍了,摘抄了五个半笔记本的名言,甚至将那些笔记本带到了贵州。在没书可读的年代,那些笔记本成了她手抄的“枕边书”。一些同代人以自己能背多少伟人语录而骄傲,她则经常背自己手抄的另类“语录”,劳动时背,干家务时背,哄孩子时还背出声来。结果,当然“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了。 那些笔记本带来的益处毋庸置疑,她很快掌握了多于一般法国人的法语文学词汇,也使她的法语文字表达更加优美,以哲理性见长。她深知“老本”对自己大有裨益,也很容易使自己故步自封,因为它们毕竟是来自法国启蒙时期的名著,所以她又如饥似渴读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法语书籍,包括译成法语的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史哲方面的经典图书。 为了营生周蓉在离巴黎不远的小城鲁昂,那里一家最大的瓷器店做起了推销员。她不但法语好,英语也不错,很快在招聘中脱颖而出。除了她的英法两种语言水平和知识分子气质,还因为她来自瓷器的故乡中国,颇能讲出一套鉴赏瓷器的知识。她的业绩受到老板的公开肯定,而她的亲和力也成功地团结了那些因为嫉妒曾相当排斥她的其他女店员。在此期间有位60多岁的法国老绅士深深被她迷恋,对她表示好感,但是她为了蔡晓光,守身如玉。不得已,离开了鲁昂,转行去做导游。 法国老先生从没遇到过像周蓉那样气质不凡又有独立思想的中国女性,在他印象中中国人大抵是衣着刻板、反应迟钝、表情迷惘、唯唯诺诺,这些形象大多来自早期电视新闻画面和外国电影。中国女人则要么贫穷愚钝可怜兮兮,要么是珠光宝气俗不可耐。他开始质疑周蓉的身份,认为她具有欧洲血统,具有一种希腊女性特有的美感。“不,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我是大陆工人的女儿,一位农民的孙女。”周蓉有些不悦,感觉遇到了挑衅。她低头一看名片,方知对方是一所大学的法国文学教授。 周蓉继承了周家善良本性的同时,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十分感恩。对恩师博导汪尔淼如此,在当时出国学术交流名额只有1个人的时候,她毅然把机会给了导师,并为老先生办理好一切手续,亲自送他到机场,态度好的让恰巧出国的哥哥秉义都怀疑那人是她新的相好。在法国对帮助自己出国的古思婷也是如此,帮助她姐姐走出阴霾,治疗好新病,并结婚生子。古思婷的父亲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周蓉一份礼物——写着人名、职业、住址和电话号码的精美皮面手抄本通讯录。他说都是他们家庭至亲的联系方式,他己一一打过招呼,周蓉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寻求帮助。周蓉深知,法国人对自己的私人关系看得多么重。她感动得一下子流出了眼泪,本不想接受,但那老夫妇以及新娘子的真诚让她无法拒绝。她说:“如果我想联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事先通知你们。”后来,那份手抄本通讯录成了她的珍藏品,从来没有翻开过。 对蔡晓光更是如此,用她自己的话“以前他身上没有吸引我的地方,以后是出于感激,为了报答他才做了他的妻子。结果事与愿违,非但没报答成,反而没完没了一直拖累他。但自从做了他的妻子,觉得他善良有趣味,对世事人生有独立见解。一个男人身上有此三点,足以值得我这样的女人爱了。许多男人,身上连我说的三点中的一点都没有”为蔡晓光,她12年在法国守身如玉,即便有追求者,也仍然坚守本心。 小说里是这样形容周蓉的,意志坚定、性格高傲、精神乐观。我眼中的周蓉是善良,勤勉,智慧,对文学热爱且具有自我独立见解,也因为文学给了她独特的气质,以及自己一套处事方式,她有瑕疵,但是她值得别人去爱他,敬她。 而电视剧的周蓉,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喜好开心面子而好,不顾任何人感受,人性无理,活该前夫不要她,女儿玥玥最后当小三死了。虽然她自私利己,却生活得最为洒脱。现实里有多少郑娟吴倩乔春燕,为生活勉强咽下苦涩。年轻时和自己的偶像结婚,中年离异后竟还有一位才俊等着接盘,婚后更是蜜里调油。这是多少女人都羡慕不来的。电视剧里冯化成太老了,周蓉和蔡晓光站在一起真的更般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10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法国瓦尔河谷,带你们走进世界的文化宝藏
- 下一篇文章: 中世纪的那些教堂艺术作品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