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处于故宫东路,与武英殿相对,南面文华门,北靠文渊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年),明崇祯十七年(年)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年)重建。

中国的紫禁城和法国的凡尔赛宫,历史上都曾是国家行政中心、宫廷生活场所、文化艺术荟萃之地,引领过各自国家的时代潮流,而今作为各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彰显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以紫禁城和凡尔赛宫为中心,两国之间人员往来、思想交汇、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中法之间彼此借鉴,相互启迪,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相辅相成——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

法王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信函

年法国向中国派出六位“国王数学家”通过海路前往中国。因未收到他们的音讯,遂决定派遣另一个传教团,通过陆路到中国。路易十四因此写了这封给康熙皇帝的信。后一传教团最终未能到达中国,此信亦未送达康熙皇帝手中,但仍见证了中法交往的历史。

清人绘雍正帝洋装像屏

雍正帝,名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发展经济,为盛世局面打下坚实基础。图中雍正帝的穿戴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影响,绘画表现方式受当时欧洲流行的“扮装舞会画像”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了雍正帝内心标新立异的特质以及清代宫廷对于欧洲时尚的浓厚兴趣。

清人绘乾隆帝古装像轴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康乾盛世的高峰,此画从表现技法上分析,人物脸部应由西洋画家郎世宁绘制,人物的服饰及周围的环境应由中国宫廷画家金廷标所绘。这种中西画家的合作是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特色之一。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表盘中心金色百合花图案为法国王室标志,表壳中央开光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像,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镂雕一条中式五爪龙。夹板上有制作工匠和产地款识:THVRETAPARIS。黑鲨鱼皮表套。此表极有可能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为两位帝王之间交往的重要物证。

法王路易十四肖像

画的上部是路易十四画像,人像下方有代表艺术的乐器和代表科学的地球仪等科学仪器和书籍,彰显其作为艺术和科学保护人的身份。

路易十四以科学为途径与康熙皇帝建立联系,他派往北京宫廷的5位传教士即是以数学家身份出使。

铜镀金嵌琅望远镜

铜镀金圆筒折射式望远镜,镜身分四节,可抽拉伸缩。镜筒装饰华丽,通体錾刻鸟羽纹,圆光处嵌蓝地玑镂纹透明珐琅片,内饰花卉、蝴蝶等图案。

铜镀金圆规矩箱表

规矩箱通体镀金,箱体四周錾刻洛可可风格纹饰及田园景致,上盖口沿及底圈镶嵌彩色料石。

箱内装香水瓶、刀、勺、望远镜等物。箱盖外侧中心双针小表,表机芯上錾刻款识——比埃尔·雷诺为法国主室御用钟表师,服务于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官廷。

《中国哲学家孔子》

书由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柏应理4位传教士翻译完成,收录有《大学》《中庸》的完整译文和《论语》部分译文,以及孔子传记和全身像。此书系欧洲出版的首部儒家经典欧洲语言译本,是17世纪欧洲介绍孔子及其著述最完备的书籍。

书中的孔子像是欧洲出版物中最早的孔子画像。

淡紫地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蛋形瓶[年]

两件蛋形瓶最初为三件套瓷瓶中的两件,路易十六于年以里弗尔高价购入此套瓷器,送给妹妹伊丽莎白夫人。瓶身的淡紫色底色非常罕见,出于技术原因,只有塞弗尔瓷器工场的硬坯才能烧制这种颜色。这也解释了路易十六购入时为何如此高价。

铜镀金壳画珐琅人物图怀表[17世纪末-18世纪初]

怀表外罩黑鲨鱼皮嵌金钉花叶纹表套。镀金表壳背面嵌室内音乐会微绘珐琅片,侧面镂雕卷草花鸟纹饰,三处开光嵌人物风景微绘珐琅片。白珐琅表盘,中心微绘田园景致。机芯夹板錾刻BaltazarMartinotAParis作者和产地款识。

有记载显示,年路易十五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中就包括两块Balthazar制作的金表。

黑漆彩绘嵌铜活鼓字盘二套钟[17世纪]

木质钟壳、外髹黑漆,描金彩绘卷草纹。边框,边角包镶铜镀金雕像及花叶饰件。嵌自珐琅片罗马数字钟盘,钟盘下方为两位女神和小爱神的组合雕像。

机芯刻有àParisBaltazarMartinot作者和产地款识。此钟原本为典型的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钟表作品,因乾隆年间被改造,故在表盘上加了“乾隆年制”款。

彩绘红地描金花卉纹成套瓷杯碟

套杯碟彩绘以红白两色为主。白色部分为开光,绘有花瓶和果盘。红彩部分布满以月桂树枝和绶带为主的描金装饰,象征着荣誉、胜利与王权。

粉地彩绘描金开光花卉人物图两节瓷瓶

花瓶由可分开的上下两部分组成,通体粉地。绿釉卷叶纹四面开光,开光内主题图案为人物、田园景致和花卉。

此对花瓶是塞弗尔瓷器工场至年由画工Dodin绘制的作品,为塞弗尔瓷器的精品。

#我的假期这样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1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