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练手,关于卢梭。:)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当一个人对世俗秩序道德规范绝望透顶,决定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撕破脸皮,靠自己的信念和时代的思想划清界限时,这个人将如何继续在社会中生活下去?

年,卢梭的《爱弥儿》出版,惹恼了时代的主流,以至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几年一直都处在被迫害和痛苦之中,这本《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就是自那个时候开始写起的,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的反思。

我在这个世界上就这样孑然一身了。没有兄弟,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圈子。我这个最愿与人交往、最有爱心的人竟受人们一致的排挤。

读《遐想》更像是品一个遗世独立的清醒者的宿命,晦涩的字句中饱含着心酸的尿水我特么仿佛找到了失散在历史长河中的挚友,在产生莫名其妙的强烈共鸣的同时感到凄凉透骨。他在散步中以一种极致顺从的姿态寻找到甜蜜的宁静,仅仅与自己相厮相守。

卢梭在此书中回避了一切已有的知识和社会认知,他只与自然联结,并且只对自己完全赤裸的灵魂进行观察思辨,我从中看到的不是在历史长河中被誉为先贤的卢梭,也不是网友口中那个一边抱怨一边说“我不抱怨我很平静呵呵呵”的被迫害妄想症,而是一个真正真实的人、一个极度纯粹的灵魂。

卢梭感情强烈,真诚,向往自由而感性,就像他自己说的“这个文明的社会并不适合我的生活”。而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本身就是就是极大的讽刺。社会越文明,人越不真诚,所有人带上面具小心翼翼维持着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不带面具的矫情逼则被当成异端者来看待。“一个喜欢沉思的人,心灵就越敏感”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我们认识的卢梭——毫不避讳的展示了真正属于人的属性。

让-雅克·卢梭

(法语:Jean-JacquesRousseau,-)

我见过许多言谈比我更博学的人。他们与他们自己研究的哲学毫无关系。他们研究宇宙,探究他们的排列,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才学,就像出于好奇而去研究他们偶尔发现的某种机器那样。他们研究人生,是为了夸夸其谈,而不是为了自我的认识;他们专心学习,而是为了教育别人,而不是启迪自己的内心......至于我,如果我去学习,那么是为了认识自己,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我一直认为,充分认识自己是教育他人的前提。

”散步之五

追忆圣皮埃尔岛(SaintpeterIsland)的流放岁月

▲圣皮埃尔岛位于北大西洋,加拿大纽芬兰海岸外

…我心追念的幸福绝不是由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组成的,而该是一种更简单却更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也许不会给人强烈的快感,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它的魅力却与日俱增,直至最后,给人一种极致的幸福。

这种幸福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是它所带来的乐趣?关于我对这段岛上生活的描述,就让本世纪的所有人,去猜测问题的答案好了。

无所事事的珍贵时刻是这种乐趣中排在第一的,我想要尽情品尝其中所有甜美的感受。而所有岛居之中的乐趣,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无事的闲人才需要的消遣。

当湖面波澜起伏不适合行船的时候,我会把一上午的时间都花在满岛闲逛上面。有时候我在这里摘摘花,在那里采采草,有时候我会在最明快也最偏僻的地方坐下来,尽情的做着白日梦,有时候我会坐在苔地或者沙土丘上,将湖面和沿岸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的景色尽收眼底。湖边一侧的近山仿佛给湖面戴上了一顶冠冕,另一侧,则是肥沃丰美的开阔平原,举目望去,可以一直看到视线尽头微微发冷的远山。

夜幕快要降临时,我从岛屿的高处走下来,随心所欲的走到湖边,在沙滩上坐下来,仿佛身在一处隐秘的避难所,波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和湖水的波纹,让我的感官沉浸得宛如入定。它们能驱走我灵魂中一切其他的波动,让我沉浸在甜美的遐想里,常常等我回过神来时,才惊觉,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湖水涨上来又落回去,发出间歇不断,富有韵律的声响,不知疲倦的拍打着我的耳朵和眼睛,填补了梦境般的瑕疵,在我内心活动偃旗息鼓之后留下了空白,让我充满喜悦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用为思考劳废心神。时不时的,湖面的景色让我联想到世界,关于世事无常的思绪,仿佛一线短暂的微光在我的心头闪现,但是很快这些微弱的印象,就消失在和谐统一并令我感到轻松快乐的规律运动中。尽管没有灵魂的主观动作,这种摇篮般的波荡也足以让我乐不思蜀。以至于即使到了应该回去的时间,虽然有约定的信号提醒我也依然要花费好些力气才能让自己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

晚餐之后,如果夜色晴朗,我们会一起到苔地上去散散步,呼吸来自湖面的清新空气,感受夜晚的凉爽。我们在凉亭里休息,谈笑风声,唱起古老的歌谣、跳起现代的摇摆舞步。之后欣然入睡,对结束的一天心满意足,对第二天,没有过多的期望。

以上便是我在岛上居住期间的生活,那段日子有那么多吸引人的地方,它足以在我心中激起务必强烈、温情脉脉,且旷日持久的遗憾和怀念之情。以至于在十五年之后,我每次想起这心爱的居所,都会在心中燃起冲动的渴望。

我注意到,在漫长一生的白云苍狗之间,享受最温存的喜悦和最活力的快感的时期,往往并不是记忆中最难忘最、最动人的片段,无论那些充满狂热和激情的短暂时刻是多么的活色生香,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的鲜活和激烈,所以它们只能是人生轨迹上零星散落的点,它们数量稀少、转瞬即逝,无法形成一种持续的状态。我所怀念的幸福,绝不会由昙花一现的瞬间构成,而是一种质朴并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任何活力可言,但是它的持续性为之增添了魅力,以至于我最终在其中找到了极致的幸福。

世间一切都处于连续不断的流变之中,没有什么能够维持始终如一、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我们对身外之物所赋予的情感,自然也会随着事物本身而发生变化,外界的事物总是超前或落后与我们本身,所以它们总是让我们回忆起已经不存在的过往,或是向我们昭示往往不会变成真实的未来,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能够成为心灵的依托。同理,在这尘世间除了已经逝去的快乐,人们什么也没有。至于如何能够持久的幸福,我怀疑这种东西还从未被发现。

如果幸福仅仅是我们最强烈的快乐中的一瞬间,只有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心灵会真切的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真希望这一刻能够成为永恒。”但是对于转瞬即逝的,让我们的心灵感到不安且空洞,并让我们怀念过往或渴望未来的状态,怎么能称之为幸福呢?

但是,在一种状态下,灵魂可以获得足够踏实的依靠,完全的放松休息并凝聚起自己全部的生命气息,不必回忆过去也不用跳跃到未来,在这种状态下时间对于灵魂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此刻就是持续的永恒,既不会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时刻持续更替的痕迹,既没有失去也没有享受,既没有快感也没有痛苦,既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除了我们自身的存在之外,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这种感觉,能够将灵魂完全填满。只要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身处其中的人就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不是那种不完满的、贫瘠可怜的在生活的享受中获得的相对的幸福,而是充分的、完美的、圆满的幸福,且不会在灵魂中留下任何有待填满的空白。

撇开意料之外不合时宜的拜访不谈,这就是我在圣皮埃尔岛的生活中经常达到的状态,或是躺在小船里随波荡漾,或是坐在波澜翻腾的湖边静思,或是在其他地方——在美丽的小河边冥思,亦或是在砾石河床上汩汩奔流的溪水旁遐想,在这样一种境地中,没有任何与自己有关的外物,除了我们自身的存在之外什么都没有。只要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人就是自己的神明,摆脱了所有情感的牵挂和羁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种感觉本身就是让人满足和平和的可贵情绪,其本身就足以让那些懂得摒弃一切不断让我们分心、搅扰我们在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尘世杂念的人们收获珍贵而甜美的存在。

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断因为激情和冲动而分心,对这种状态几乎一无所知,仅仅在某些瞬间不完全的品尝过各中滋味,对它只有模糊和混乱的概念,无缘感受它真正的魅力。不过,在现如今这个世道,如果人们醉心于那令人心醉神迷的温存因而不再产生种种欲求,拒绝要求他们背负的各项义务的现实生活,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一个被人类社会所排挤,在尘世间于人于己都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可怜人来说,他却可以在这种状态下获得应有尽有的人间美满,以此补偿自己的不幸,这种美满是命运和人群都无法剥夺的。■

下方阅读原文:)

↓↓↓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