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 KarlovyVary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创办于年,前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第5届以后才改在疗养胜地卡罗维伐利举行,并以此定名为“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规定,每个国家可以选3部故事片或其他种类的影片两部参加电影节的比赛,参加比赛的影片必须尚未在捷克斯洛伐克公映过,并须经电影组织者审定。 电影节设有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等奖项。 年起同苏联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替举行,改为两年一次。 基本简介 捷克卡罗维发利的温泉小镇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每年7月份在捷克卡罗维发利举办。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五大国际电影节之一,也是中东欧地区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 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奖。 年(第1届)至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年以前,除年和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94年之后又改为每年一次。 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每届电影节都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大量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地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与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主要活动项目有:举行评奖工作;举行观摩映出并召开座谈会;举办回顾展;开办电影市场、推销影片。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最高奖是“水晶地球仪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和“利迪策玫瑰奖”。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村庄名字,年德国法西斯屠杀了该村的居民并烧光全村。电影节组织者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胜利而设立此奖。这些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中国从年起参加并多次获奖。这是中国最早参加的一个电影节。年,中国导影谢晋执导的影片《芙蓉镇》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奖项设置 主竞赛单元设有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五个奖项。其它单元有专为社会主义而设的“东方阵营”(EastoftheWest)、纪录片板块、展映近期佳片的“地平线与另一种视角”(HorizonsandAnotherView)、鼓励不同寻常的电影语言与激情影像风格的“异象”(Imagina)等多个单元。 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竞赛于年第一次举行。年开始,由国际评委会对参赛影片进行评选。而在之后的年,国际电影联合会(FIAPF)将卡罗维发利电影节选为国际A级电影节。从电影节开始不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就是水晶地球仪奖。水晶地球仪奖的奖杯形状经过了多次改动。最新的水晶地球仪奖的奖杯是从年开始启用的。 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主要奖项有: 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奖金$20,) 评委会特别奖 最佳导演奖 最佳男演员奖 最佳女演员奖 纪录片奖项有: 长度30分钟及以下最佳纪录片奖 长度30分钟以上最佳纪录片奖 每年的电影节上还会颁发“世界电影突出成就奖” 其他奖项: 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参赛规则 参赛的电影在奖项公布之前不得在捷克境内放映。 每个国家的参赛名额为:故事片3部,纪录片2部,科教片2部,美术片2部,新闻片2部(只参加会外放映的影片不受此限)。所有影片需要经过审查才能获准放映。 创办历史 第1届-第4届(年-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 第5届(年)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 年以前,除年和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 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与之交替举行,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 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年二战结束后,一群热心于电影事业的电影人在玛利亚温泉和卡罗维发利两地创办了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第一届电影节并不是竞赛性质的,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影片参展。开始几届电影节,为了“照顾”新生的该国电影,捷克斯洛伐克本土电影获得了大部分奖项。之后的年2月,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捷克斯洛伐克取得了政权,电影节开始由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电影部主办。 捷共当政后,电影节很大程度上需要为共产主义宣传服务。以至于不管是参选影片的甄选、奖项的颁发还是参赛嘉宾的邀请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在之后的数十年期间,电影节的各大奖项大多为社会主义国家出品的电影所包揽。这一原则某种程度上还体现在电影节的举办上。从年到年期间,除年和年未举行外,电影节一年举行一次。而在年以后,由于苏联创办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为了方便与之交替举行,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改为两年举行一次,直至年重新改回为每年举行一次。不过在这段时间里,也有不少西方电影参与了电影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电影节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 年的天鹅绒革命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年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多部之前被禁止放映的捷克本土电影被获准在电影节中播放。而之后几届中,多名国际著名电影人,特别是之前因布拉格之春被迫流亡美国的捷克著名导演米洛什·福尔曼的参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影节的受欢迎程度和人气。而之后几年,参赛影片的质量日益提高,风格也日趋多元化,这些都提升了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形象,奠定了其世界优秀电影节的地位。 活动项目 电影节的最主要的项目是长片竞赛。根据国际电影联合会的规定,参加竞赛的长片事先不得参加其它国际电影节。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纪录片竞赛。电影节同时也为各国的独立电影提供了很多放映和竞赛机会。 泡着温泉看电影——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的所有活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长片竞赛(Competitionoffeature-lengthfilms):由报名的长片进行的竞赛。所有电影之前都不得在其他国际电影节上放映。 纪录片竞赛(DocumentaryFilmCompetition):由两种纪录片分别进行竞赛。分别是长度为30分钟内的短片和30分钟以上的长片。 视野(Horizons):试映各个地区的新片,并播放在其他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 另一种视角(AnotherView):放映各种实验性质以及采用非常规手法的影片。 独立电影论坛(ForumofIndependents):放映各国的独立电影。 东方阵营(EastoftheWest):放映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 捷克电影(CzechFilms):回顾前一年的捷克电影。 回顾展(Retrospectives):对具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人,特殊的电影流派或时代,或按特定标准选择的电影进行的回顾展。 《马赛克少女》剧照入围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奖项意义 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村庄名字,年德国法西斯屠杀了该村的居民并烧光全村。电影节组织者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胜利而设立此奖。这些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中国从年起参加并多次获奖。这是中国最早参加的一个电影节。年,中国导演谢晋执导的影片《芙蓉镇》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历届获奖名单 第1-2届 (-年) 不评奖 第03届(年) 最佳影片:《最后阶段》(波兰) 第04届(年) 最佳影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苏联) 导演奖:《黎明》(法国) 表演奖:阿·鲍利索夫《巴甫洛夫》(苏联) 第05届(年) 最佳影片:《攻克柏林》(苏联) 导演奖:符·普多夫金《俄罗斯航空之父》(苏联) 表演奖:石联星《赵一曼》(中国) 自由斗争奖:《中华女儿》(中国) 第06届(年) 特等奖:《金星英雄》(苏联) 导演奖:让·保罗·勒夏诺阿《没有留下地址》(法国) 表演奖:斯莫列克《新战士站起来》(捷克斯洛伐克) 摄影奖:冯四知《翠岗红旗》(中国) 特别荣誉奖:《白毛女》(中国) 导演特别荣誉奖:史东山《新儿女英雄传》(中国) 和平奖:《钢铁战士》(中国) 第07届(年) 大奖:《难忘的一九一九》(苏联) 导演奖:塔·萨夫钦柯《乌克兰诗人舍甫琴柯》(苏联)、卡洛·里扎尼《注意,强盗来》(意大得)、兹拉丹·杜多夫《妇女们的命运》(东德) 男演员奖:谢·邦达尔丘克《乌克兰诗人舍甫琴柯》(苏联)、扬·保尔斯基《最初的日子》(波兰)、比埃尔·弗莱斯纳《法勃尔先生》(法国) 女演员奖:米尔卡·杜伊柯娃《妲卡》(保加利亚) 编剧奖:王震之《内蒙人民的胜利》(中国) 争取自由斗争奖:《人民的战士》(中国) 第08届(年) 大奖:《忠实的朋友》(苏联)、《社会中坚》(美国) 导演奖:阿尔伯托·卡瓦尔康蒂《海之歌》(巴西) 男演员奖:夏尔·范奈尔《被埋葬的青春》(法国) 女演员奖:罗苏乌拉·雷维尔斯特《社会中坚》(美国) 音乐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 争取自由斗争奖:《智取华山》(中国) 《天注定》《一代宗师》入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第09届(年) 大奖:《四海之内皆兄弟》(法国) 导演奖:伊夫斯·阿力格莱《中坚力量》(法国) 男演员奖:根塞·西蒙《台尔曼传(下)》(东德) 女演员奖:妮凤托娃《自由的人们》(苏联) 评委会特别奖:《深渊》(匈牙利)、《一杯麦酒》(匈牙利) 第10届(年) 大奖:《在夜幕下》(印度)、《汉尼巴尔教授》(匈牙利)、《劳动与爱情》(苏联)、《莉西》(东德) 导演奖:安·蒙克《铁路上的人们》(波兰)、乌·波加契奇《大人和小孩》(南斯拉夫) 男演员奖:斯·阿尔诺布《面向世界》(匈牙利) 女演员奖:茨·阿尔纳多娃《历史的教训》(保加利亚) 评委会特别奖:《祝福》(中国) 第11届(年) 特等奖:《静静的顿河》(苏联)、《异母兄弟》(日本) 导演奖:罗伯特·乔托马克《恶魔到来之夜》(西德) 男演员奖:马克西姆·施特拉乌赫《列宁的故事》(苏联) 女演员奖:南吉斯《我们的母亲印度》(印度) 青年演员奖:达奇、王晓棠《边寨烽火》(中国) 荣誉奖:《风筝》(中国/法国) 第12届(年) 大奖:《谢辽沙》(苏联) 导演奖:司比奈克·布里诺奇《车祸》(捷克斯洛伐克) 男演员奖:埃尔温·格塞内克《带翼的人》(东德) 女演员奖:托罗克《淘气姑娘》(匈牙利) 评委会特别奖:《罗马之夜》(意大利) 传记片奖:《聂耳》(中国) 《带翼的人》正式海报 第13届(年) 短片特别奖:《大闹天宫》〔中国〕 大奖:《一年中的九天》(苏联) 评委会特别奖:《乞食》(意大利)、《蜜味》(英国) 第14届(年) 大奖:《被告》(捷克斯洛伐克) 评委会特别奖:《最好的人》(美国) 男演员奖:比埃·契斯柯夫柯连纽斯基《口袋》(波兰) 女演员奖:让娜·摩洛《女仆的日记》(法国) 第16届(年) 大奖:《气候多变的夏天》(捷克斯洛伐克) 评委会特别奖:《七月六日》(苏联)、《墙上的木偶》(匈牙利) 男演员奖:尼西拉·布洛杜尼柯夫《同龄人》(苏联) 女演员奖:卡洛尔·霍华德《像夜空中出现星星那样》(英国) 第17届(年) 大奖:《结晶球》(英国) 评委会特别奖:《上帝与我们共存》(意大利)、《列宁的道路》(东德) 男演员奖:马丘·卡里尔《风的季节》(法国) 女演员奖:纳·贝洛赫沃斯其科娃《湖畔》(苏联) 第18届(年) 大奖:《先驱者的道路》(苏联) 评委会特别奖:《山羊的角笛》(保加利亚) 男演员奖:朗吉特·马利克《采访》(印度) 女演员奖:玛莉·塔兰西柯《死气沉沉的风景》(匈牙利) 第19届(年) 大奖:《恋人曲》(苏联) 评委会特别奖:《黑河》(波兰)、《进攻克布拉乔》(阿根廷) 男演员奖:安东尼奥·费朗迪斯《是你最近的亲属吗?》(西班牙) 女演员奖:玛塔·范柯洛娃《一年中的情人》(捷克斯洛伐克) 第20届(年) 大奖:《智利颂》(古巴) 评委会特别奖:《别墅区》(保加利亚)、《X形的翅膀》(塞内加尔) 男演员奖:吉格蒙特·马洛诺维奇《亚罗斯拉夫达布洛夫斯基》(波兰)、乔治·迪尼库《通过帝国的废墟》(罗马尼亚) 女演员奖:希尔迪加德·内夫《甚至独自死去》(西德)、卡琳·施尔德《人反对人》(东德) 第21届(年) 大奖:《白比姆黑耳朵》(苏联) 评委会特别奖:《乡村故事》(印度)、《一件阴谋案的解剖》(阿尔及利亚) 男演员奖:朱利阿诺·吉玛《铁腕省长》(意大利)、彼德·法贝尔《符利明医生》(荷兰) 女演员奖:玛丽索尔《往日的几天》(西班牙)、玛丽·罗丝纳特《简单的往事》(法国) 第22届(年) 大奖:《未婚妻》(东德) 评委会特别奖:《西格南劳迪斯》(捷克斯洛伐克) 男演员奖:艾尔·帕西诺《真相》(美国)、尤里斯·皮泰亚《归来的儿子》(新西兰) 女演员奖:安达·奥尼斯《阿拉斯塔西亚渐渐地经过》(罗马尼亚)、布丽吉特·多尔《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奥地利) 第23届(年) 大奖:《红钟》(苏联/墨西哥) 特别大奖:《警告》(保加利亚/苏联/东德)、《助手》(捷克斯洛伐克) 评委会特别奖:《血腥的婚礼》(西班牙)、《终点站》(捷克斯洛伐克) 男演员奖:亨利·方达《金色池塘》(美国)、唐纳德·萨瑟兰《跨过门槛》(加) 女演员奖:(空缺) 第24届(年) 大奖:《列夫托尔斯泰》(苏联) 特别大奖:《荒凉贝霍夫农庄的毁灭》(捷克斯洛伐克)、《埃尔米鲁索斯》(墨西哥) 评委会特别奖:《丹尼尔》(美国) 男演员奖:奥古斯汀·岗佐纳尔斯《自行车在夏天用》(西班牙)、奥姆·普里《半真》(印度) 女演员奖:苏苏·皮西拉罗《加米拉》(阿根廷)、玛丽·科尔宾《巴奇梅尔案件》(西德) 导演处女作奖:史蜀君《女大学生宿舍》(中国) 第25届(年) 大奖:《死亡的街道》(澳大利亚) 特别大奖:《黑人制革工人》(瑞士) 评委会特别奖:《大家都爱》(保加利亚)、《徒劳》(匈牙利) 男演员奖:利沃尼德·费拉托夫《契切林》(苏联) 女演员奖:简·方达、梅格·蒂利、安妮·班克罗夫特《上帝的艾格尼丝》 电影节主要奖:《良家妇女》(中国) 国际评论家奖:《良家妇女》(中国) 摄影技术质量奖:《良家妇女》(中国) 最漂亮女明星奖:张伟欣《良家妇女》(中国) 张伟欣 第26届(年) 大奖:《芙蓉镇》(中国) 主要奖:《野草》(美国)、《指甲下的刺》(匈牙利) 评委会特别奖:《探路者》(挪威) 男演员奖:列斯·塞鲁克《稻草钟》(苏联) 女演员奖:科琳娜·哈弗奇(CorinaHarfouch)《女演员》(东德) 第27届(年) 大奖 评委会特别奖:《我们确实如此吗?》(捷克斯洛伐克) 男演员奖:安德烈·斯默诺夫《切诺夫》(苏联) 女演员奖:朱丽亚·杰克泽尔、克洛思尔德·德·贝塞尔、劳雷·马萨《混乱》(法国) 导演奖:雅诺茨·基乔夫斯基《恐怖状态》(波兰) 第28届(年) 大奖:《克拉帕乔克》(比利时/法国/西班牙) 评委会特别奖:《从前的电影》(伊朗) 男演员奖:盖伊·皮昂《克拉帕乔克》(比利时/法国/西班牙) 女演员奖:叶夫多基亚·杰马诺娃《有裂缝》(俄罗斯) 第29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马里安诺·巴罗索《我亲爱的兄弟》 最佳导演奖: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白沙瓦的华尔兹》 最佳男演员奖:马克斯·冯·叙多夫《TimeIsMoney》 最佳女演员奖:娜塔莎·理查德森《寡妇岭》 评审团特别奖:杨·史云梅耶《浮士德》、GrzegorzKrólikiewicz《帕克辛斯基档案》 第30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扬·斯维拉克《旅行》 最佳导演:拉斯·冯·提尔《医院风云》 最佳男演员:Ernst-HugoJ?reg?rd《医院风云》 最佳女演员:归亚蕾《女儿红》 评委会特别奖:马丁·苏里克(Martin?ulík)《花园》 世界电影杰出贡献特别奖:吉娜·劳洛勃丽吉达 第31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谢尔盖·波德罗夫《高加索俘虏》 最佳导演:PéterGothár《神索飞天贼》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理查德《钟情的厨师》 最佳女演员:玛丽莎·佩雷德斯《我的秘密之花》 评委会特别奖:阿里·福尔曼、OriSivan《圣洁的克拉拉》 世界电影杰出贡献特别奖:格利高里·派克 第32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亚兰·贝利内《玫瑰少年梦》 最佳导演:MartineDugowson《影子游戏》 最佳男演员:波莱克·波利夫卡《沉睡的兄弟》 最佳女演员:莱娜·恩卓《圣诞节清唱剧》 评委会特别奖:大卫·楚巴《美好的生活》 世界电影杰出贡献特别奖:米洛斯·福尔曼 米洛斯·福尔曼(-02-18至-04-13) 第33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CharlesBinamé《街心》 最佳导演:CharlesBiname《街心》 最佳男演员:欧拉夫·鲁巴斯赞科《塞卡拉必须死》 最佳女演员:朱丽娅·斯蒂尔斯《暗夜危情》 评委会特别奖:卡伦·沙赫纳扎罗夫《全月》 世界电影非凡艺术贡献奖:迈克尔·道格拉斯 第34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阿里克·卡普伦《叶娜的朋友》 最佳导演:亚历山大·罗戈日金《Blokpost》 最佳男演员:HilmarThate《黑夜路径》 最佳女演员:EvelynKaplun《叶娜的朋友》 评委会特别奖:鲁卡斯·穆迪森《同窗的爱》 世界电影杰出贡献特别奖:佛朗哥·泽菲雷里 第35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安德卢查·瓦丁顿《我,你们,他们》 最佳导演:温克·布雷森《铁托元首的精神》 最佳男演员:伊恩·哈特《阿伯丁的最后之旅》、哈米德·法罗内乍德《Arous-eatash》 最佳女演员:蕾吉娜·卡塞《我,你们,他们》 评委会特别奖:李沧东《薄荷糖》、JerzyStuhr《庞然大物》 第36届(年) 最佳影片:让-皮埃尔·热内《天使爱美丽》(法国) 评委会特别奖:罗伯特·格林斯基《逆女泰瑞丝》(波兰) 最佳导演奖:IbolyaFekete《奇可之战》(匈牙利) 最佳男演员奖:斯文·沃尔特(SvenWollter)《马丁之歌》(丹麦\瑞典) 最佳女演员奖:维韦卡·塞尔达尔(VivekaSeldahl)《马丁之歌》(丹麦\瑞典) 评审团特别奖:《UnfinishedSong》(意大利)、《青春紫罗兰》(墨西哥) 最佳纪录长片:《生命四重奏》(法国) 最佳纪录短片:《Pho》(越南\英国) 艺术贡献奖:本·金斯利(英国)、奥塔卡·瓦夫拉(捷克) 第37届(年) 最佳影片:佩特·泽伦卡《天使消失的年代》(捷克) 评委会特别奖:卡洛琳·林克《情陷非洲》(德国) 最佳导演奖:AsgharMassombagi《Khaled》(加) 最佳男演员奖:威廉姆·H·梅西《焦点》(美国) 最佳女演员奖:UglaEgilsdóttir《海鸥的笑声》(冰岛) 评审团特别奖:《没关系,别哭》(韩国)、《吸烟室》西班牙) 最佳纪录长片:《DauhterfromYan′an》(日本) 最佳纪录短片:《ObecB.》(捷克) 特别提及:《Devil′sPlayground》(美国)、《HuntingDownanAngelorFourPassionsofTheSoothsayerPoet》(俄罗斯) 艺术贡献奖:约翰·保曼(英国)、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捷克)、肖恩·康纳利(英国) 《情陷非洲》(又名《何处是我家》)德国正式海报 第38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弗森·殴兹派特《对面的窗户》(意大利/英国/土耳其/葡萄牙) 评委会特别奖: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虚张声势的瞎子》 最佳导演奖:弗森·殴兹派特《对面的窗户》 最佳男演员奖:比杨·杰尔曼《旧的,新的,虚构的和忧郁的》 最佳女演员奖:乔凡娜·梅索兹殴诺《对面的窗户》、西尔薇·泰斯图德《新爱美丽闯东瀛》 第39届(年) 最佳影片:AndreaFrazzi、AntonioFrazzi《偷走的童年》(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ZrinkoOgresta《Tu》(克罗地亚/波黑) 最佳导演奖:泽维尔·伯尔穆德兹《LeónyOlvido》(西班牙) 最佳男演员奖:马克思·雷迈特《希特勒的男孩》(德国) 最佳女演员奖:Karen-LiseMynster《余波荡漾》(丹麦)、玛尔塔·拉腊德《LeónyOlvido》(西班牙) 最佳纪录长片:《Svadbatisiny》 特别提及:《Nicehonelituji》(捷克)《Untertage》 第40届(年) 最佳影片:克日什托夫·克劳兹《我的尼克夫》(波兰) 评委会特别奖:EyalHalfon《美好的地方》(以色列) 评委会特别提及:《纪子的餐桌》(日本) 最佳导演奖:克日什托夫·克劳兹《我的尼克夫》(波兰) 最佳男演员奖:卢卡·津加雷蒂《光明时刻》(意大利)、乌瑞·加夫利尔《美好的地方》(以色列) 最佳女演员奖:克里斯蒂娜·菲尔德曼《我的尼克夫》(波兰)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内):《Bozamoj》(捷克)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上):《Estamira》(巴西) 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及:《MadHotBallroom》(美国) 东西方奖:《Ragin》(俄罗斯) 东西方奖特别提及:《Wesele》(波兰) 观众奖:《Vieavecmonpere,La》(加拿大) 国际电影评论家奖《中国人》丹麦/中国) 观众评审团奖:《中国人》(丹麦/中国) DonQuijote奖:《纪子的餐桌》(日本) DonQuijote奖特别提及:《我的尼克夫》MajNikifor(波兰) 独立电影奖:《Muertos,Los》(阿根廷/法国/荷兰/瑞士) 捷克青年评论家奖:《Parvanehabadraghemijonand》(捷克) 杰出艺术贡献:莎朗·斯通(美国)、罗伯特·雷德福(美国)、丽芙·乌曼(挪威) 第41届(年) 最佳影片:劳丽·科利尔《雪莉宝贝》(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IvanTscherkelov、VasilZhivkov《倒置的圣诞树》(德国)、扬·霍布雷克《陷入困境的美人》(捷克) 评委会特别提及:《ThisGirlIsMine》(法国) 最佳导演奖:约阿希姆·提尔《重奏》(挪威) 最佳男演员奖:安杰伊·胡德齐亚克《去日无多》(波兰) 最佳女演员奖:玛吉·吉伦哈尔《雪莉宝贝》(美国)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内):《ViewsofaRetiredNightPorter》(奥地利)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上):《LifeinLoops》(奥地利)、《InthePit》(墨西哥) 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及:《OtherWorlds》(斯洛伐克/捷克) 东西方奖:《MonkeysinWinter》(保加利亚/德国) 东西方奖特别提及:《WhitePalms》(匈牙利)、《TomorrowMorning》(塞尔维亚) 观众奖:《OtherWorlds》(斯洛伐克/捷克) 国际电影评论家奖:《FrozenCity》(芬兰) 杰出艺术贡献:安迪·加西亚(美国)、RobertK.Shaye(美国)、扬·内梅克(捷克) 第42届(年) 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巴塔萨·科马库《如瓮之城》(冰岛和德国) 评委会特别奖:MichaelJamesRowland《幸运里程》(澳大利亚) 最佳导演奖:巴德·布雷恩《消极思考的艺术》(挪威) 最佳男主角奖:谢尔盖·普斯科帕里斯《简单的事》(俄罗斯) 最佳女主角奖:埃尔薇拉·明格斯《羞耻》(西班牙)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内):《Artel》(俄罗斯)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上):《LostHoliday》(捷克) 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及(30分钟以内):《Theodore》(拉脱维亚) 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及(30分钟以上):《TheMosquitoProblemandOtherStories》(保加利亚) 东西方奖:《Armin》(克罗地亚/德国/波黑) 东西方奖特别提及:《TheClass》(爱莎尼亚) 观众奖:《Empties》(捷克/英国/丹麦) 国际电影评论家奖:《SimpleThings》(俄罗斯) 杰出艺术贡献:丹尼·德维托(美国)、BretislavPojar(捷克) 欧洲电影标志奖:《TheClass》(爱莎尼亚) 第43届(年) 最佳影片:亨里克·鲁本·甘茨《恶警残城》(丹麦) 评委会特别奖:南·阿齐纳《那一年的照相馆》(印尼/法国/荷兰/瑞士/瑞典) 评委会特别提及:《TheKaramazovs》(捷克/波兰)、《TheInvestigator》(匈牙利/瑞典/爱尔兰) 最佳导演奖:亚力克西·乌契杰利《俘虏》(俄罗斯/保加利亚) 最佳男演员奖:伊里·马德尔(JiríMádl)《便利店女孩》(捷克) 最佳女演员奖:玛尔塔·艾索瓦(MartaIssová)《便利店女孩》(捷克)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内):《LostWorld》(匈牙利/芬兰)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上):《ManonWire》(英国) 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及:《Bigger,Stronger,Faster》(美国) 东西方奖:《Tulpan》(哈萨克/德国/瑞士/俄罗斯/波兰) 东西方奖特别提及:《Seamstresses》(保加利亚) 观众奖:《12》(俄罗斯) 国际电影评论家奖:《TheKaramazovs》(捷克/波兰) 杰出艺术贡献:罗伯特·德尼罗(美国)、DusanHanak(斯洛伐克)、朱拉·亚库比斯克(斯洛伐克)、伊凡·帕瑟(美国) 欧洲电影标志奖:《Bahrtalo!》(匈牙利/奥地利/德国) 独立电影奖:《Mermaid》(俄罗斯) 电影节总统奖:丹尼·格洛弗(美国)、克里斯托弗·李(英国)、阿明·缪勒-斯塔尔(德国) 终身成就奖:奥图罗·利普斯坦(墨西哥)、尼古拉斯·罗格(英国) 第44届(年) 最佳影片:弗瑞德里克·杜蒙特《海上天使》(比利时/加拿大) 评委会特别奖:阿多瑞扎·卡哈尼《二十》(伊朗) 评委会特别提及:《TheKaramazovs》(捷克/波兰)、《TheInvestigator》(匈牙利/瑞典/爱尔兰) 最佳导演奖: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威士忌加伏特卡》(德国) 最佳男演员奖:保罗·吉亚玛提《冷的灵魂们》(美国)、奥利弗·古尔迈《海上天使》(比利时/加拿大) 最佳女演员奖:帕普丽卡·斯丹尼《掌声》(丹麦) 世界艺术电影杰出贡献奖: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约翰·马尔科维奇(美国)、杨·史云梅耶(捷克) 总统奖: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西班牙)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内):《Wagah》(德国/印度) 最佳纪录片(30分钟以上):《Osadne》(斯洛伐克/捷克) 东西方奖:《RoomandaHalf》(俄罗斯) 观众奖:《AMatterofSize》(以色列/德国/法国) 国际电影评论家奖:《WillNotStopThere》(Croatia,Serbia) 杰出艺术贡献: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约翰·马尔科维奇(美国)、杨·史云梅耶(捷克) 欧洲电影标志奖:《Applause》(丹麦) 独立电影奖:《Eamon》(爱尔兰) 第45届(年) 最佳故事片水晶地球仪奖:阿古斯蒂·维拉《蚊帐》(西班牙) 最佳导演奖:莱柯·格尔利奇《我们之间》(克罗地亚) 最佳男演员奖:菲利普·加巴兹、马太乌兹·科西基维奇《猫咪的圣母特蕾莎》(波兰) 最佳女演员奖:阿奈丝·德穆斯捷《恶之孩》(法国) 世界电影贡献奖: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导演、制片人和演员)、乔拉·赫兹(捷克导演) 总统奖:裘德·洛 评委特别奖:扬·斯维拉克《玩具熊回家路》(捷克) 国际电影团体联盟颁发的堂吉诃德奖:阿古斯蒂·维拉《蚊帐》 “西方之东”竞赛单元大奖:《奥若拉》罗马尼亚 “西方之东”竞赛单元特别提及奖:韦科·欧恩普《圣托尼的诱惑》(爱沙尼亚) 独立论坛单元独立摄影机奖:克里斯多夫·莫利斯《四头狮子》(英国) 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大奖:《希特勒在好莱坞》(法国) 观众票选大奖:尼科莱·斯蒂恩《老男孩》 第46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尤西·迈德莫尼《钢琴复原》 评委会特别奖:马丁·舒利克(Martin?ulík)《吉普赛》(Cigán) 最佳导演奖:帕斯卡·拉巴特《不售不租》 最佳男演员奖:大卫·摩斯《同流合污》 最佳女演员奖:斯婷·费舍尔·克里斯滕森《壳中裂缝》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朱迪·丹奇 MFF-KV奖:约翰·特托罗 第47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MartinLund《Merellermindremann》 评委会特别奖:马可·图利欧·吉欧达纳《大屠杀之殇》 最佳导演奖:Rafa?lOuellet《卡车》 最佳男演员奖:亨里克·拉法尔森《Merellermindremann》、ErykLubos《阴云弥漫的日子》 最佳女演员奖:蕾拉·哈塔米《一次别离》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海伦·米伦、苏珊·萨兰登 第48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雅诺丝·萨扎兹《恶童日记》 评委会特别奖:本·维特利《腐国恶土》 最佳导演奖:扬·霍布雷克《Libanky》 最佳男演员奖:奥拉弗·达里·奥拉弗森《XL》 最佳女演员奖:艾米·莫顿、路易莎·克劳瑟、艾米丽·梅德、玛格·马丁戴尔《青鸟》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奥利弗·斯通、约翰·特拉沃尔塔 第49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乔治·奥瓦什威利《庄稼之岛》 评委会特别奖:乔治·巴勒菲《自由落体》 最佳导演奖:乔治·巴勒菲《自由落体》 最佳男演员奖: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我是你的》 最佳女演员奖:艾丽·范宁《忧愁围绕着我》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梅尔·吉布森、威廉·弗莱德金 第50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DiegoOngaro《BobandtheTrees》 评委会特别奖:PeterBrunner《ThoseWhofallHaveWings》 最佳导演奖:VisarMorina《父子》 最佳男演员奖:克里斯托弗·哈德克《蛇兄弟》 最佳女演员奖:AlenaMihulová《家庭护理》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理查·基尔 50周年大奖:哈威·凯特尔 第51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萨波斯科·豪伊杜《并非此时》 评委会特别奖:IvanI.Tverdovsky《动物学》 最佳导演奖:DamjanKozole《黑夜生活》 最佳男演员奖:萨波斯科·豪伊杜《并非此时》 最佳女演员奖:ZuzanaMauréry《老师》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威廉·达福 第52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VáclavKadrnka《儿童十字军》 评委会特别奖:AlenDrljevic《男人别哭》 最佳导演奖:PeterBebjak《TheLine》 最佳男演员奖:AlexanderYatsenko《zarolivefilmuArytmie/Aritmiya》 最佳女演员奖:JowitaBudnik《基加利的鸟儿在歌唱》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詹姆斯·纽顿·霍华德、肯·洛奇、保罗·拉弗蒂 第53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地球仪奖:拉杜·裘德《你为此而生》 评委会特别奖:安娜·卡兹《奇奇欲爱世界》 最佳导演奖:奥尔默·欧默祖《冬天的小苍蝇》 最佳男演员奖:MosheFolkenflick《zarolivefilmuGeula/Geula》 最佳女演员奖:梅赛黛斯·莫朗《Familiasumergida》 世界电影杰出艺术贡献奖:蒂姆·罗宾斯(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巴瑞·莱文森(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 总统奖:罗伯特·帕丁森 第54届(年) 最佳影片“水晶球奖”:《父亲》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佩塔尔·瓦查诺夫(保加利亚/希腊) 评审团特别奖:《莱拉》导演:扬-奥勒·格斯特(德国) 最佳导演奖:蒂姆·米兰特斯(TimMielants)《帕特里克》(比利时) 最佳男演员奖:米兰·昂德克《让光明照耀》(斯洛伐克/捷克) 最佳女演员奖:科琳娜·哈弗奇(CorinaHarfouch)《莱拉》(德国) 评审团特别提及:《八月处子》导演:荷纳斯·特鲁埃巴(西班牙)、《来自未来的男人》演员:安东尼娅·吉森(智利/阿根廷) 最佳纪录片大奖:《不朽》 纪录片特别陪审团奖:《孔夫子之梦》 艺术贡献奖水晶球奖:朱丽安·摩尔(演员)、派翠西娅·克拉克森(演员) 入围名单 《八月处子》导演:荷纳斯·特鲁埃巴(西班牙) 《父亲》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佩塔尔·瓦查诺夫(保加利亚/希腊) 《姐妹》导演:戴米恩·科佐勒(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克罗地亚) 《冷漠之美》导演:Kivan?Sezer(土耳其) 《莱拉》导演:扬-奥勒·格斯特(德国) 《此处应有光》导演:MarkoSkop(斯洛伐克/捷克) 《来自未来的男人》导演:菲利普·里奥(智利/阿根廷) 《马赛克女孩》导演:翟义祥(中国) 《无物之颂》导演:DweinBaltazar(菲律宾) 《帕特里克》导演:蒂姆·米兰特斯(比利时) 《星之来客》导演:玛莎·史蒂文斯(美国) 《雨季》导演:许泰丰(英国) 《八月处子》正式海报 获奖之最 历届获奖之最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最多的是 科琳娜·哈弗奇 科琳娜·哈弗奇(CorinaHarfouch)先后于年第26届《女演员》、年第54届《莱拉》两次获得最佳女女演员奖。 中国获奖第五届(年)最佳女主角奖:石联星《赵一曼》 第六届(年)特别荣誉奖:《白毛女》;导演特别荣誉奖:史东山《新儿女英雄传》 第七届(年)编剧奖:王震之 第八届(年)音乐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十届(年)评委会特别奖:《祝福》 第11届(年)青年演员奖:王晓棠 第12届(年)传记片奖:《聂耳》 第13届(年)短片特别奖:《大闹天宫》 第24届(年)导演处女作奖:史蜀君《女大学生宿舍》 第25届(年)国际评论家奖:《良家妇女》;最漂亮女明星奖:张伟欣《良家妇女》 第26届(年)“水晶地球仪”大奖:《芙蓉镇》 第30届(年)女演员奖:归亚蕾《女儿红》 第38届(年)展映单元:《寻枪》《天下无双》 第40届(年)国际电影评论家奖《中国人》(丹/中)、观众评审团奖《中国人》(丹/中) 第42届(年)展映单元:《图雅的婚事》《三峡好人》 第43届(年)主竞赛单元:《地下的天空》 华语电影 历史上,从影片《白毛女》年获特别荣誉奖开始,华语电影共在11届电影节上获得21个奖项。华语电影中唯一一次获得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最高奖是在年的第26届电影节上。当时,谢晋导演的《芙蓉镇》荣获该届电影节的水晶地球仪奖。华语电影最近的一部入围“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影片是年由中国大陆导演张弛编剧并执导的《地下的天空》,这部影片也成为继《芙蓉镇》之后,唯一一部入围该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 历届简况第4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捷克西部温泉胜地卡罗维发利闭幕。冰岛和德国联合摄制的侦探片《罐子城市》获电影节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 挪威导演巴德·布雷恩凭影片《消极思考的艺术》获最佳导演奖;澳大利亚影片《幸福的米尔》获评委会特别奖;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由主演西班牙影片《羞耻》的埃尔薇拉·明格斯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由俄罗斯影片《简单的事》男主角谢尔盖·普斯科帕利斯摘取。 电影节期间展映了多部故事片和数十部短片,包括中国影片《图雅的婚事》《今天的鱼怎么样》和《三峡好人》。 第41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美国影片《雪莉宝贝》获得电影节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玛吉·盖伦哈尔因在影片中的上佳表现,赢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殊荣。最佳男主角奖由主演波兰电影《去日无多》的安杰伊·胡德齐亚克获得,安迪·加西亚因其对世界电影的贡献获得了杰出成就奖。首次执导影片的挪威导演乔希姆·提尔凭借影片《重复发生》获得最佳导演奖。本届电影节共展映了多部故事片和数十部短片,其中15部故事片是全球首映。 第3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为期9天。由意大利导演厄兹佩泰克执导的影片《对面的窗户》在16部参赛片中脱颖而出,夺得本届电影节的最高荣誉“水晶地球仪奖”。厄兹佩泰克凭借这部影片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瑞典演员谢尔曼获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则分别由《对面的窗户》女主角梅佐戈里诺和法国新星泰斯蒂分享。 本届电影节在捷克风景秀丽的温泉疗养地卡罗维发利开幕。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多部影片参加了展映,其中一些影片是全球首映。美国著名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等明星莅临本次电影节,吸引了大批影迷,观众总数达12.2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4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拿评UFC总统山名单答案出乎粉丝意料
- 下一篇文章: 看过多少烂片才能捞出这些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