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一定有这样的感受

跟父母之间好像总聊不到一起,我们的话题在他们看来显得好幼稚;

无论什么话题,父母总能找到语言否定我们,好像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或决定,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

在经历了无数次像被泼了冷水后的交流之后,再也提不起跟父母深入交谈的兴趣。

这些真切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与孩子成为朋友的那条路,相信在自己经历过之后,更能总结出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就我自己而言,从小7出生那刻开始,我就没有把她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她就是一个需要得到我的帮助,以便成为自己的朋友。“朋友”是不受年龄大小限制的!如果把自己的身份定义在父母的位置,那是不太容易真正放低姿态,将自己当作孩子来理解她、包容她、支持她的,在潜意识里会有一种不自觉的“操纵感”!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的明白他们!

与孩子成为朋友,有什么密法吗

01

尊重孩子

允许她有自己的想法、意见,哪怕与自己的想法相悖逆,也需要耐心倾听其原因或理由,如果抱着“我是父母”的心态,或是“你还小,你懂什么”的想法,那是没办法让孩子愿意跟自己表露心声的,与父母间的某种信任也会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别觉得孩子的想法“可笑”,更别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

02

给孩子“贴标签”

此“标签”并非是负面的,而是在与孩子聊天、玩耍等时候,时不时的代入“我好喜欢跟你聊天啊!”、“我觉得我们更像是朋友耶!”等等类似的话语,这样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意识里会渐渐形成“我们是朋友”的概念。

03

每天和孩子聊天,分享“秘密”

每天跟孩子利用各种机会聊天,可以先说自己每天遇到的有趣的事,孩子会不自觉的被带入主动表达的模式,聊天的内容需要自然一点,尽可能不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跟小朋友聊自己小时候的事,小朋友对自己父母的成长经历也是很好奇的,适时的把自己儿时的“秘密”与孩子共享,可以使孩子更多的认识我们,对我们产生更多的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想法就更容易,沟通是开启我们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桥梁。

04

给孩子真诚道歉

没错,道歉!Saysorry!每当我自己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时候,或是有做得不妥的时候,我会很主动的跟小7道歉,并且阐明具体是什么事,为什么道歉。这个小小的举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05

不要总是教训孩子

是孩子难免会犯错的,在我们开口前先深呼吸,给自己3秒钟的冷静时间,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情绪很激动,那就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在此种状态之下再冷静的给孩子相应的建议。

06

信任孩子并接受孩子对我们的批评

在一个家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话语权,我们也不是完人,肯定会有在孩子眼里做得不对的地方,因为角度不同,小朋友通常会有意无意的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直接指出我们的不是,也许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大事的事,在孩子眼里却足可以影响他们的情绪。

07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