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小片与俄罗斯合建月球科研站,中国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最近中国航天的大事不断。除了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外,中俄联合建造月球科研站也正式官宣了。 4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在南京召开。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俄罗斯将与其他国际伙伴一起,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小伙伴都有点疑惑了:相比于中国航天这几年又是探月又是探火,搞得风声水起,俄罗斯在航天领域似乎沉寂了很多,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大减不说,就连载人航天飞船的活儿都被美国SpaceX公司抢了一半。为什么中国还要跟俄罗斯联合搞月球科研站?我们图啥呢? 别急,在航天领域呢,咱们还不能太骄傲了,且听老司机马识途慢慢说。 说到建设月球科研站嘛,首先,载人登月所需的大推力火箭那是必须的。 但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目前都拿不出一款超级火箭,能与美国当年阿波罗计划使用的土星五号媲美。 如果要研制传说中的长征九号超级火箭,这对于中国来说尚是全新领域,难度可想而知。俄罗斯毕竟有当年苏联研制超级火箭的经验积累。可别小看它,哪怕是失败的案例分析,也都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宝贵财富,可以避免火箭研制工作走很多弯路。 此外,根据俄罗斯最新的载人登月计划,未来将不考虑像阿波罗计划那样直接奔月球。由于缺乏大推力火箭,因此俄罗斯载人登月将分成好几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至近地轨道,然后与后续发射的助推器在轨组装,飞到月球轨道。 第二步,发射月球登陆-返回舱,与配套的助推器在轨道组装,飞到月球轨道。 第三步,载人飞船和月球登陆-返回舱在月球轨道完成对接,开始登月步骤。 麻烦吗?当然麻烦,但当初阿波罗计划也曾考虑过这个方案,因为它的技术风险相对较小。如果俄罗斯能成功趟出这条路,对于未来的月球科研站建设,无疑也是多了一个选择。 如果说在载人登月的硬件建设上,俄罗斯可以充当“经验提供者”的话,那么在太空长期停留方面,俄罗斯就堪称美国也甘拜下风的大师了。 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在月球科研站的航天员来说,长期处于远离地球的低重力环境,会对生理和心理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干预或治疗?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据航天专家介绍,苏联/俄罗斯依托“礼炮”系列、“和平”号和国际空间站项目,在长期载人航天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至今俄罗斯航天员仍保持着太空停留时间最长、出舱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等诸多世界纪录。就连美国也多次派航天员接受俄罗斯方面的相关培训。 目前中国还缺乏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的经验,考虑到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长期将中国排斥在外,与俄罗斯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尤其是俄罗斯航天员曾成功处理过失火、漏气等太空险情,在这些紧急事故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月球科研站当真可谓是“金不换”。 另外,俄罗斯还拥有培训航天员的完整配套设施,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中国可以加快航天员的培训速度。 除了这些技术方面的因素外,要老司机说啊,中俄联合搞月球科研站,也是为国际太空研究提供一个新平台和新机遇。 众所周知,美国提出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将拉拢一大帮国家,计划在年前后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但问题是,美国这个重返月球计划跳票严重,日程一拖再拖,未来能不能真正落实还不知道。包括欧空局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也对此非常焦虑。而且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还带有非常明显的政治色彩,比如将中国完全排除在外。对于强调国际合作的太空研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当中俄联合月球科研站项目提出后,外界感叹说,在建设月球基地问题上,中俄展示的国际合作态度,与美国那种以本国为中心的做法存在着本质不同。 也正因为如此,老司机注意到,这次去南京参加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的,不但有中俄双方人员,也有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驻华使节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代表。 对了,还有美国人也来了呢。 免责申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7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与大咖同行,合伙人密训落地共赢搭建
- 下一篇文章: 演出经纪人考试舞台艺术基础知识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