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幅:玛丽.德.美第奇画像第二十三幅:玛丽的父亲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的弗朗西斯一世画像第二十四幅:玛丽的母亲奥地利女大公乔安娜画像换个角度看大厅。画家简介: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PaulRubens,年6月28日-年5月30日),弗兰德斯画家,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父亲是一名原籍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新教律师,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逃到德国。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少年时期的鲁本斯曾在一个伯爵夫人家里做侍童,因此有机会接受正统的贵族式教育,精通多种语言。后来又在母亲的安排下从师几位画家,21岁时他便获得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承认,成为一名正式的画家。年,鲁本斯前往意大利继续学习绘画,曾为曼图亚公爵(DukeMantua)作画,能够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其艺术素养与教育水平。他曾钻研过古罗马画作,并通过模仿绘画大师们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由于这段经历,他此后的许多画作受到提香、米开朗基罗和卡拉瓦乔等人的风格影响很大。这一时期鲁本斯的绘画风格已经基本成熟,也因其出色的画作与圆滑的为人,获公爵提拔为大使,获得经常访问西班牙与意大利各城市的机会。这期间他所创作的名画包括《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带有威尼斯画派的风格。“我把世界的每一块地方都看作是我自己的故乡。”——彼得·保罗·鲁本斯年,鲁本斯的母亲去世,鲁本斯回到安特卫普,成为了布鲁塞尔宫廷画家,一年以后他迎娶了安特卫普当地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的女儿伊莎贝拉(IsabellaBrant,年-年7月15日)。他为安特卫普主教座堂所画的两副祭坛画作品《上十字架》与《下十字架》确立了他作为比利时(当时比利时还没有国家的概念)最杰出的宗教画家的地位。这一时期可以算是鲁本斯绘画生涯的颠峰,欧洲许多王室与贵族宫廷都纷纷向他订画,一是因为他的绘画作品气势宏伟、色彩丰富且充满动感,为欧洲的达官显要所喜爱,另一方面也因他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声望:具有出色外交才华与博学的鲁本斯与当时欧洲几乎所有的显赫家族都有交情。由于订单应接不暇,鲁本斯在安特卫普创建了一间私人画室,雇佣了许多颇有才能的画家做其助手。他的大部分画作都集中在宗教题材、人物肖像和古代神话故事中,著名的画作包括了《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等,其肖像画作品更是在欧洲上流社会受到极大欢迎。从年至年间,鲁本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访欧洲多国进行外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成功地为西班牙和英国缔结了友好关系。为此他被英王查理一世封爵,并还为伦敦的宫廷白厅做过一幅题为《祝福和平》的天顶画。鲁本斯本人也显然很喜欢这种外交工作,曾评论说“画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在第一任妻子伊莎贝拉去世4年后,53岁的鲁本斯又娶了16岁的海伦娜(HélèneFourment,年4月1日-年7月15日)为妻,海伦娜也成为多幅鲁本斯晚期作品中的模特儿,包括了《海伦娜在花园里》、《裹在大衣里的海伦娜》和《皮毛装束的海伦娜》等。他与海伦娜生有5个孩子,最小的一个直到他去世后8个月才出生。他与伊莎贝拉也育有3个孩子。鲁本斯对欧洲绘画产生过重大影响,包括德拉克洛瓦、康斯太勃尔(英)和雷诺阿等人,都受到过他的画风的影响。法国至十七世纪后半开始至十八世纪早期,流行一种鲁本斯风格的艺术风潮,主张色彩比线条重要。鲁本斯的油画作品可以被分为三类:他亲手画的,他画过一部分的(主要是手和脸),以及他仅仅监督指导过的。和当时的通常情况一样,他有一个大工作室,许多学徒和学生中的一些人自己也变得很出名(比如安东尼·凡·戴克,英国宫廷画家)。他还常常转包大作品中的一些小部分(比如动物或静物)给一些专门画家(比如法兰西·席得斯)或是其他的画家(比如雅各布·乔登斯)。在年7月10日的一次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中,鲁本斯刚刚被发现的一幅作品《对无辜者的大屠杀》被汤姆森勋爵以万英镑的惊人价格成交,在当时创下了古典油画作品的新纪录。我去过鲁本斯故居:位于安特卫普市中心的住宅,鲁本斯在这里和他的家人度过了25年,拥有美丽的后花园。是数万名喜欢鲁本斯的游客必到之处。安特卫普绿色广场(Groenplaats)上,树立着画家的青铜雕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ly/1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