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内经《灵枢·大惑论》说: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窼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窼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按照这个说法人的眼睛大体可分为胞睑(上下眼睑)、两眦(内外眦)、白睛(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黑睛(角膜、虹膜及睫状体)和瞳神(瞳孔和眼底组织)五个部份。具体如下图:

与之相对应的五脏关系应该如下图:

依据眼睛各部位与五脏的密切关系,采取取类比象的说法,便产生了“五轮学说”。五轮学说就是将眼睛的五个部分冠以不同的轮字,即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用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并指导眼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轮学说的诞生,指导了中医药在眼科的运用和发展,同时类似脉诊、舌诊的眼诊也逐渐被大家所熟悉。

胞睑,指上下眼睑,它的病变常与脾胃有关

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眼睑为肉轮。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眼睑色红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眼睑下垂、眼睫无力。多中气不足。

2)目乏,多脾虚夹风。

3)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脾主肌肉,外感风热毒邪或过食辛辣灸煿(即指葱蒜辣椒等有刺激性及油腻煎爆性食品),使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壅集胞睑,会引起针眼,即“麦粒肿”。脾胃湿热与痰湿混结,阻塞经络,会致胞生痰核,现代称“霰粒肿”。脾虚气陷,肌肉萎软,可以引起胞睑下垂。脾虚生风,可造成眼睑振跳、阵阵发作(偶有发作不属病态),俗称“眼皮跳”。对于这些胞睑疾病,治疗时也常根据脾胃虚实分别以通腑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益气健脾胃等方法。

两眦就是内外眼角(现在称“内外眼眦”),与心有关

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一)正常现象:血脉流畅则内眦部血管红活而有光彩。

(二)病理现象:

1)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

2)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

两眦属心,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疾病常与心或小肠有关。两眦红肿,同时又伴有心烦失眠、小便短赤,乃心火亢盛而郁于眦部所致。如心阴不足、虚火上炎,每见两眦淡红,血络隐现,微痒不痛等症。治疗时,也根据虚实,择用清心降火或滋养心阴之法。

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其病变多与肺脏有关

气轮:即白睛部份(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

(一)正常现象:肺气充沛调顺,邪不易入,则白睛色白而润泽。

(二)病理现象:

1)球结膜充血,多为热邪犯肺。

2)球结膜水肿,多为风邪犯肺。

3)球结膜肿胀而混浊,为肺热亢盛。

4)眼分泌物深黄而干结,为肺实热;淡黄而稀薄,为肺有虚热。

5)巩膜充血肿胀,多肺热郁结或郁火上犯于肺。

民间俗称的“红眼睛”就是一种白睛疾病,会传染和广泛流行,相当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特征为白睛溢血(球结膜下出血),故中医称之为“天行赤眼”,是由肺经感受风热之邪而致。肺阴不足,常会感觉眼内干涩不舒。故清热宣肺解毒、养阴润肺等也是白睛疾病的常用治法。

黑睛指角膜、虹膜和前房,与肝胆关系密切

风轮:即黑睛部份(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一)正常现象:肝气和顺,肝阴充足,则黑睛色青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角膜溃疡,表面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

2)角膜溃疡表面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不足,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新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血瘀;细小者多肝阴不足。

4)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

5)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

6)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

7)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

肝气条达,目得所养,而行视物之功能。黑睛感觉敏锐,如肝胆火盛,上攻于黑睛,疼痛、怕光、流泪等症明显;甚者,黑睛出现星状聚集,称为“聚星障”(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可用疏肝利胆的方法调治。

瞳神指瞳孔及后方的眼内组织

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

(一)正常现象:肾阴盛阳充沛则瞳孔色黑有神,目光炯炯。

(二)病理现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觉视物模糊,眼前黑花飞舞等,皆归入曈神疾患(即内障)的范围。包括现代医学的所有玻璃体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多以肝肾不足为根本,但发病开始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脏腑气血失调的症状。

瞳仁内应于肾,因肝肾同源,故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可致白内障。肝肾阴亏可致视物混糊,如蚊蝶飞舞或夜盲症等症。对这些病均可行补益肝肾、养血生精之法。

值得一提的是,情绪过度波动也可引起或诱发各种眼疾。如大怒伤肝,肝气上逆而发生暴盲或绿风内障(一种青光眼)。还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眼底改变,亦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眼疾。若脏腑功能好转,眼也随之改善。

所以,了解了眼与全身脏腑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眼疾,有助于眼疾的治疗。

后台回复数字1到7,免费学习公益课程!精品文章点击查看

1.你接受不了的,正是你需要修炼的

2.离开“道”,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3.向死而生,劳资不玩了!

4.“意念”影响身体,远超想象!

5.精神层面的“补药”比物质层面的更重要!

6.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写字

7.人为什么会失去灵气?

8.《道德经》揭开宇宙之谜(全面刷新你的世界观!)

9.身体的每处不适,都与你的信念有关!

10.太上七十二镇宅灵符(值得收藏)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ly/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