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莫里斯·郁特里罗(MauriceUtrillo,-)是法国著名的风景画家。但作为画家,郁特里罗从未受过正规训练,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毕沙罗风格。郁特里罗的作品几乎都是描绘巴黎的景色,尤其是蒙马特区。圣心教堂、圣皮埃尔教堂、红磨坊、煎饼磨坊、狡兔酒吧、曼斯尼路、科坦巷、小丘广场、黑猫酒馆……郁特里罗的画作大多记录了他穿行在蒙马特的足迹。郁特里罗是个私生子,这对他而言是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母亲苏珊娜·瓦拉东(SuzanneValadon,-),亦是个传奇女子。她本人是个私生女,相当独立和叛逆,11岁便辍学务工,做过学徒、菜贩、服务员,进过马戏团,后来成了迷倒无数画家的模特,在蒙马特地区成为风云人物。夏凡纳、雷诺阿、德加、图卢兹-劳特累克……瓦拉东是他们笔下熠熠生辉的主角,也是他们生活中微妙存在的人物。在和这些艺术家的交往中,瓦拉东自己也成为一名画家,她自称没有学习任何人,但总跟艺术家们混迹一处,也算耳濡目染了,作品也可圈可点。

雷诺阿《布吉瓦尔之舞》(年)的画中模特是瓦拉东

瓦拉东在《外婆与外孙》中描绘了她的母亲和儿子郁特里罗瓦拉东从未告诉郁特里罗他的生父到底是谁,或许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直到年,瓦拉东的一位老情人,西班牙艺术家米格尔·郁特里罗同意给郁特里罗自己的姓氏。成为画家的瓦拉东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自然没有精力照顾郁特里罗,便将他交给外婆抚养。年幼的郁特里罗与别的孩子有些不同,有时会身体僵硬,剧烈发抖,有时会大发雷霆,重重地砸向地板,为了让他安静下来,外婆经常会在给他的食物中加些稀释的酒。七八岁的时候,郁特里罗就已经离不开酒精了。18岁那年还因嗜酒成性住进疗养院。为拯救深陷泥潭的儿子,母亲瓦拉东引导他拿起画笔,点燃了他对绘画的兴趣。郁特里罗从小在蒙马特浓郁的艺术气氛下长大,深深地被那里的大街小巷、远山近村吸引,着迷于白墙黛瓦、淡墨轻岚,于是画遍了蒙马特的风景。在郁特里罗艺术生涯的“白色时期”(约~年间),他把蒙马特冷清的街道,描绘在白色、暖灰色、橄榄色和蓝灰色的微妙的和谐之中,加上浓黑和棕色造成强烈对比,再用赭色和朱红予以点缀——没有喧嚣尘上的浮躁,倒有种宁静淡然的清新。年以后,郁特里罗的作品色彩趋于鲜明,这一阶段为“彩色时期”。他的作品已被世人公认,市价飚升,但日子依旧过得清苦。有时他与莫迪里阿尼结伴,喝得醉醺醺地走出狡兔酒吧,摇晃在蒙马特的夜色里,有时与波纳尔等画家在黑猫酒馆聚会闲聊,有时背着画夹穿行在蒙马特。他的忧郁和孤独,也写在了脸上。没有酒精或许不会有他的艺术成就,但他的一生也未停止过和酒精的斗争。郁特里罗说,在蒙马特,有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去世前,他放在画案上的是一幅未完成的蒙马特街道的风景画。无论画面是寂静的巷陌白墙还是人群来往的彩色街道,郁特里罗的画里都充满了些许孤独感。蒙马特,因为有了郁特里罗,在雷诺阿的华美光影、图卢兹-劳特累克的戏剧化氛围渲染外,又多了层忧郁的面具。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订阅

年《世界知识画报》全年刊

年《世界知识画报》合订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cy/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