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今天距年北京工人体育场个人演唱会还有天。

火山就像是地球散发出的气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球的生命与活力。现在的地球上有多座活火山,还有一些超级火山正在沉睡中积蓄着力量,闷声大发财,只待某一天搞一个大新闻。了解火山,既可以帮助人类规避灾难,同时,火山喷发也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信函,它可以把几百千米深处的地下形成的矿物邮寄给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欢迎收看大型娱乐节目回到第四季第26集《地球气息:火山喷发与超级火山》。

火山火山,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冒火的山。事实上,火山并非只有一种,按照成因,火山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由海岭形成的火山、由热点形成的火山,以及板块俯冲所形成的火山。那么这三种火山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就在于岩浆的形成方式。我们知道,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至于板块则是由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构成,作为温度较低的一大块坚硬岩板而缓慢移动。而岩浆的形成则与地幔在地球内部的对流密切相关。那么作为固体的地幔,它是如何做到像液体那样的对流呢?这是因为,地幔的下方接触温度极高的地核,而其上方则接触温度较低的地壳,温度的差异便导致了密度的差异,而密度的差异正是对流运动的动力所在。另一方面,地幔虽然是固体,但是如果以漫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待的话,其实它也会像热水一样在地球内部缓慢的进行对流。比如说著名的沥青滴落实验就告诉我们,假以时间,沥青也会像液体一样一滴滴滴下来的。

地幔对流

在烧开水的时候,水壶中部的水温较高,热水向上翻滚,而周围靠近壶体较凉的水则会向下沉降,地幔对流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在炽热地幔上升的区域,地幔顶部与地壳会融化为岩浆,当这些岩浆喷出地表时,就表现为火山喷发,这便是第一种类型的火山。这样的火山几乎都位于海底,火山喷出的物质让大洋板块得以增长,形成了板块间的离散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海岭。

与海岭不同的是,有些区域并没有形成强烈的地幔对流,而只是下方局部的炽热地幔呈柱状上升,这就是所谓的“地幔热柱”,这些热柱就形成了热点,这便是第二种类型的火山,在地球上,热点活动也形成了许多火山,最典型的就是夏威夷岛下的热点,该热点源自夏威夷群岛下方千米深处升起的地幔柱,研究发现,这个热点在长达万年的时间中,一直不断地提供着岩浆,并随着板块的移动形成了夏威夷岛链,这个我们一会儿还会说到。

地幔热柱

第三种类型的火山是板块俯冲所形成的火山。刚才说到,从大洋底部的海岭处会溢出岩浆,这些岩浆在海底缓慢冷却凝固,便形成了洋壳,洋壳与海岭两侧的板块连成一块,就形成了数千米厚的岩体,这就是海洋板块。海洋板块随着地幔对流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缓慢移动,其运动的终点就是板块俯冲带,即海沟,海沟就是板块间的汇聚边界。当俯冲板块抵达地下千米附近后会释放出水,这些水导致地幔熔点降低数百摄氏度,于是地幔融化为岩浆,岩浆上升到大陆板块的内部,喷出后就形成了火山。

板块俯冲

了解了三种类型的火山之后,我们也就可以知道火山在地球上的大致分布了。首先,最广阔的分布地带就是环太平洋火山带,此处遍布着因板块俯冲而形成的火山。太平洋的大部分是由一个巨大的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所组成。太平洋板块西侧自小笠原群岛到阿留申群岛向西北俯冲,而东侧则向北美大陆俯冲。于是,在与这两个俯冲带相邻的地域便形成了火山。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相似的,还有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紫色)

至于海岭火山带,地球上有两条主要的大海岭,一是位于太平洋东部的东太平洋海岭,不过此处的海岭全都位于大洋深处,所以火山并未露出水面。二是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脊,与东太平洋海岭不同的是,大西洋中脊在大西洋北部有一部分露出了水面,此处就是冰岛,所以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岛上火山活动频繁且剧烈,比较出名的火山有拉基火山、海克拉火山、艾雅法拉火山等。年4月,艾雅法拉火山的多个火山口发生喷发,严重影响了欧洲航空业,也给欧洲人民搞得是灰头土脸。

东太平洋海岭

大西洋中脊

艾雅法拉火山喷发

非洲东部也分布着许多火山,最出名便是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此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与海岭一样,裂谷带也是地幔物质上升所导致的板块裂开之处,所以自然的,沿着裂谷带会广泛分布着许多火山,这样的区域被称为大陆断裂火山带。

乞力马扎罗山

东非大裂谷

除了以上这些热门地点之外,还有一些火山孤零零地漂浮在大洋之中,比如夏威夷群岛和南美洲西岸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些火山都是典型的由热点所形成的火山,此外还有著名的黄石公园超级火山,也是热点型火山。

加拉帕戈斯群岛

下面我们就挑几个重点区域来看一下。

首先是潘博士最近正在出差的夏威夷。夏威夷群岛的岛都是火山岛,也就是由火山活动喷出的岩浆所形成的岛屿。由于夏威夷群岛下方有来自地球深处的炽热地幔柱,所以导致热点屡屡喷发,最终便在远离陆地的海洋上形成了多个岛屿。夏威夷群岛的岛屿分布非常有特色,从东南向西北呈线形排列,而且越往西北,岛屿形成的时间就越早。这是因为,热点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夏威夷群岛所在的太平洋板块,却在热点的上方以每年8-9厘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由此一来,岛屿形成之后,便也随着板块向西北移动,且越往西北,岛就越古老。在夏威夷岛的西北部,分布着毛依岛、莫洛凯岛、瓦胡岛、考艾岛等岛屿,它们的年龄分别是万年、万年、万年和万年。而至于夏威夷群岛的主岛夏威夷岛,它的年龄是43万年,目前热点在其上形成的火山是冒纳凯亚火山,这哥们海拔为米,是夏威夷岛上的最高峰,但别忘了,这只是它露出海面的高度,如果从海底开始测量的话,那么它的总高度则超过了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0多米,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喷出了多少岩浆。目前,在夏威夷岛东南处海底的罗希海底火山也开始活跃了,研究认为,几万年后,它就将露出水面。

夏威夷群岛

冒纳凯亚火山

罗希海底火山位置

再来看冰岛,冰岛的国土面积十分小,基本和浙江省差不多大。但就在这一狭小的区域中,分布着欧洲最大的冰川和30多座活火山,这是一个冰与火、温暖与寒冷并存的世界,所以被称为“冰与火之国”。那么冰岛是如何形成的呢?前面说到,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之上,而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海岭都潜伏在海面之下,唯有冰岛是个例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冰岛地下还存在着热点。

冰岛

冰岛的间歇泉

研究认为,在距今大约万年前,这个热点位于今天冰岛西北方向的格陵兰岛附近,不过后来,大西洋中脊缓慢向西移动,在大约万年前与这个热点合为一体,两个岩浆供应点合二为一这还了得,于是便在如今冰岛所在的地方喷出了大量的岩浆,在数千米厚的玄武岩上方形成了岛屿。可以说,冰岛是整个地球上非常罕见的融合了海岭与热点的地域,如今,冰岛的地表下方还在源源不断地生成岩浆,所以也经常有火山喷发。年,冰岛东南部的拉基火山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喷发,形成了约26千米长的裂缝,从中喷出了约15立方千米的熔岩,几乎可以填满整个千岛湖,实在是人间地狱的场景。同时,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火山气体,也极大地改变了冰岛的环境,并导致大量家畜死亡。接踵而来的饥荒则使得附近21%的居民因饥饿而死,火山喷发生成的微小气溶胶颗粒,使整个北半球上空被烟雾所笼罩,日照时间急剧缩短,世界各地气温降低,也同样在很多地区导致了可怕的饥荒。研究认为,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就与拉基火山的爆发有着莫大干系。

拉基火山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是一条绵延千米、南北走向的裂谷,有几条平行走向的巨大断层,并形成了阶梯形的凹陷地形,整体落差高达米左右。而东非大裂谷的缔造者,正是在非洲大陆的地下上涌的炽热地幔物质。在大约0万年前,地幔从非洲大陆东部的地下深处不断上升,在地幔所形成的岩浆的冲击下,大地首先向上隆起,并诞生了大量的火山。随后,隆起的大地分裂成两部分,形成了大裂谷,并一直扩张到今天。

壮丽的东非大裂谷

海拔米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大裂谷的中央,是多次火山活动的结果,它不仅是非洲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不隶属于某一山脉的独立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大约在万年前开始喷发,最近一次喷发是在大约年前,虽然目前乞力马扎罗山是死火山,但这不代表它永远停止了喷发,所谓的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其实都只是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正在喷发或周期性、间隙性喷发的是活火山,早已停止喷发,近代又没有任何要喷发的迹象的是死火山,有可能复活恢复喷发活动的是休眠火山。所以乞力马扎罗山今后可能还会继续喷发。

在东非大裂谷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火山,这就是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达洛尔火山,它的火山口低于海平面45米,是世界大陆上海拔最低的火山口,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它是在东非大裂谷裂开的地面上形成的。在历史上,非洲大陆曾与南美大陆同属于一个大陆,在大约1.2亿年前,由于大西洋中脊的不断扩张,它们一分为二,中间形成了南大西洋。可以想见,如果东非大裂谷的地下仍有地幔物质不断上升的话,那么在几十万年或是几百万年后,这里最终也会成为大洋,并诞生新的海岭,真是沧海桑田。

达洛尔火山

好说完了火山的类型与分布后,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火山的喷发。火山喷发也存在着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即便是相同的火山,其喷发方式也会因喷发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区别,甚至是在连续喷发时,在喷发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喷发方式有可能有所区别。

首先是裂隙式喷发,其特征是在地表形成直线形长裂缝,岩浆的黏性较低,这种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也没有喷出火山灰,只是溢出大量熔岩,熔岩量之大,经累积甚至可以形成高原,这样的高原被称为火山熔岩高原。冰岛上的火山喷发大多属于此种类型。

裂隙式喷发

第二种是普林尼式喷发,命名源自古罗马作家小普林尼,这是最猛烈的喷发现象,大量的火山气体和岩浆碎块会喷射到几十千米的高空,岩浆黏性非常之高。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发生了大规模的普林尼式喷发,简直是毁了。另外,造成庞贝古城灭亡的,公元79年发生的维苏威火山喷发,也是典型的普林尼式喷发,所以普林尼式喷发也被称为维苏威式喷发。

年皮纳图博火山发生普林尼式喷发

第三种喷发是培雷式喷发,命名源自西印度群岛马提尼克岛培雷火山于2年的喷发,当时的喷发毁灭了圣皮埃尔城,死亡人数超过3万。当岩浆的黏性较高时,它们无法缓缓流动,会在火山山顶冷凝成熔岩穹丘,这样一来就把火山口给堵住了,但是火山依旧在活动,所以之后,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熔岩穹丘会崩塌,里面蓄积的岩浆猛烈喷出,就好像香槟瓶塞被冲开,形成火山碎屑流。虽然熔岩只会从火山口而不会从其他地方流出,但这种喷发十分危险,且破坏力极大。

培雷火山

培雷式喷发

第四种类型是夏威夷式喷发,显然这是夏威夷岛上的火山常见的喷发类型。当岩浆的黏性较低时,它们会缓缓溢出大量熔岩,通常不会伴有强烈的爆炸现象,算是比较温和,一般来说除非傻子在旁边等着,否则不会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当然了人可以动,其他东西就不行了,所以会毁坏农田村庄,造成财产损失,但夏威夷人民表示,我们是身经百战了。

夏威夷式喷发

第五种类型是斯特隆博利式喷发,命名源自意大利的斯特隆博利火山,其喷发出的岩浆黏性比夏威夷式的要大一些,比普林尼式的要小一些,喷发特征是熔岩像喷泉一样向上喷出。

斯特隆博利式喷发

那么火山喷发的类型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从上面的讲述中你或许已经发现了,这就是岩浆的黏性。具体来看,如果岩浆的黏性小,且流动性好的话,那么从火山口喷出的液态熔岩就会顺着山坡流下来。与之相反的,如果岩浆黏性大的话,则会发生爆炸性喷发。而岩浆的黏性则主要取决于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含量越多,黏性就越大。而至于二氧化硅的多少,则取决于形成岩浆时,熔化的岩石种类以及在岩浆房中等待喷发的时间长短等。

而等到岩浆喷出并冷凝后,其形成的岩石也有多种类型,比如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等。由于二氧化硅含量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各不相同。玄武岩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最少,流纹岩中最多。二氧化硅成分增多的话,黑色的铁和镁等金属成分就会相对减少,所以,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的流纹岩的颜色较浅,而玄武岩的颜色则较深。

流纹岩

玄武岩

喷发的类型了解之后,现在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火山喷发到底喷出来了一些什么东西了。事实上,在喷发发生之前,只有岩浆上升到了火山通道,但是当它喷出来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单纯了,而是混杂着多种产物,比如火山灰和火山碎屑,那么岩浆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摇身一变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物质呢?

这是因为,岩浆中含有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挥发组分,在地下压力较高时,这些气体被牢牢地禁锢在岩浆中。不过,由于深处的岩浆房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岩浆,岩浆上升到火山通道,逐渐靠近地表,所受的压力也随之减小。如此一来,溶解在岩浆中的火山气体就会逐渐逃逸,形成气泡释放出来。这种减压起泡现象,就和我们打开一罐可乐的时候是一样的。

具体来看,如果岩浆的黏性较高而十分黏稠的话,火山气体形成的气泡将无法从岩浆中释放出来,最终就会把岩浆崩开,从火山口爆炸性地喷射出来,大块的岩浆从火山口飞出,冷却后就形成了充满小孔的浮石,或者在飞散的过程中冷却为纺锤形或麻花形的石块,有时其直径可达数米,所有这些便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壮观的烟雾。在这其中,极为细小的碎屑被称为火山灰,它们会形成烟柱直冲高空,并随风飘散到数百千米远的地方,甚至飘散到全世界。

一般来说,火山灰是指直径小于2毫米火山碎屑物,直径在2-64毫米之间的碎屑物被称为火山砾,直径超过64毫米的碎屑被称为火山块,超过64毫米且在飞行过程中冷却形成独特外形的碎屑被称为火山弹。除了以上这些之外,火山灰吸附的二氧化硫会形成微小的气溶胶颗粒,遮挡阳光,可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

在以上这些产物中,比较重的无法继续上升而沿着山体向下滚落的烟雾,以及岩浆冷凝形成的碎片,就形成了火山碎屑流,其时速有时会超过千米,并在其前方形成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的热风。可以说,当温度超过℃的火山碎屑流,以超过千米的时速逼近时,几乎无人可以逃脱,这也是火山灾害中最令人恐怖的现象。如果火山碎屑流蔓延到城市的话,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将整个城市淹没、比如在公元79年,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从天而降的浮石在一天之内,就在距离火山10公里远的庞贝城堆积了4米深,将整个城市掩埋了起来。随后,火山碎屑流滚滚而来,横扫了整个城市,瞬间将留在庞贝城内的大约2人吞噬。此外,前面我们说过的培雷火山,其在2年的爆发中,火山碎屑流袭击了当时岛上最大的城市——圣皮埃尔城,导致超过3万居民死亡,仅仅3人幸免于难。

火山碎屑流

庞贝城遗迹

虽然看上去没有火山碎屑流那么暴力,但火山灰同样不是善茬,前面说到,火山灰是喷出的岩浆冷凝破碎而成的细微碎屑,不过,它的名字虽然是“灰”,但事实上却是非常锋利的玻璃质岩石,吸入体内或进入眼睛后,会损伤肺部和角膜。而降雨后,火山灰会像水泥那样凝结,导致重量增大。所以,如果堆积的火山灰达到10厘米厚的话,简易房就会被压塌,达到30厘米的话,一般的木质房屋的房梁就会断裂。不仅如此,即便堆积的火山灰只有薄薄的1毫米,它也会导致汽车、火车、飞机无法运行。此外,0.5毫米厚的火山灰就会覆盖住道路上的交通指示线,而弥漫在空气中的火山灰还会导致烟雾笼罩,能见度降低。除了以上这些危害之外,火山灰还可以吸附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物质,遇水变湿后可导电。所以,粘附有火山灰的电线可能会漏电、停电或引发火灾。如果火山灰降落到河流中的话,则会堵塞河流中的取水口,可能导致城市断水。细微的火山灰还会进入所有精密仪器中引发故障,使得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各种信息系统陷于瘫痪,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恢复。所以如果火山灰降落到大城市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火山灰

年6月,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发生爆炸性喷发,这是20世纪全球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之一,事不凑巧,喷发的当天,正值台风来临,火山灰被大雨淋湿后变得极为沉重,汹涌而至的火山灰给距离火山口14公里之远的美军基地带来了灭顶之灾,许多建筑物因不堪重负而倒塌,甚至把飞机都压垮了。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了美军放弃了这一基地,并将其移交给菲律宾政府,这便是今天的菲律宾克拉克国际机场。

火山灰袭击美军基地

除了碎屑流与火山灰之外,爆炸性的喷发也会诱发山体崩塌。山体崩塌并非从表层坠落的土石塌方,而是深层岩石的破碎塌陷,致使山体以千米左右的时速沿着斜面迅速塌落的现象,由于岩石像雪崩一般瞬间倾斜而下,所以也被称为“岩屑雪崩”。山体崩塌的破坏力极其强大,甚至会大大改变山体的面貌。比如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山,这哥们之前长得和富士山很像,是一个巨大的圆锥形态。但是在年5月,由于高黏性的岩浆向上突入,导致山腹变得很不稳定,最后引发了山体崩塌。同时,山体崩塌还使得山腹内的岩浆压力陡然下降,进一步诱发了爆炸性喷发。火山喷发及山体崩塌所引发的强烈冲击波,夹杂着炽热的火山碎屑,扫荡了距离火山口11千米内的一切,并扫平了距离火山口22千米远的全部树木。包括引发的山火在内,这次喷发给方圆平方千米的地区造成了极大损失,并导致圣海伦斯山原有的漂亮的锥形山顶完全消失,山顶海拔高度从米降至米,可谓面目全非。

爆发前的圣海伦斯山

爆发后的圣海伦斯山

以上这些都是眼睛可见的,但火山还会产生一些眼睛不可见的东西,同样会给人类及其他动物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火山气体。年8月21日,喀麦隆尼奥斯湖山脚下,大约名居民以及大约3头家畜相继离奇死亡,调查发现,死因竟然是缺氧窒息而死,典型的走进科学案例,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缺氧呢?调查发现,尼奥斯湖喷出的大量火山气体是导致这次灾难的元凶。尼奥斯湖是一个火山口湖,位于一座死火山的山顶,但虽说是死火山,尼奥斯湖的下方仍有着活动的岩浆房。岩浆房释放出来的火山气体溶于地下水中,源源不断地涌入湖底。由于溶有火山气体的地下水密度大于普通的湖水,所以经长时间的累积,湖底便储存了大量的火山气体。通常情况下,湖泊的表层水和深层水,会随着季节变换而自动循环,自然而然地排出火山气体,但是就像打开可乐瓶盖一样,当下层湖水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向上流动时,含有火山气体的水就会像喷泉般喷射出来,并释放出火山气体,这就是所谓的“湖底喷发”。

尼奥斯湖

那么在年,究竟是什么因素打破了湖泊的宁静呢?一种说法认为是大雨,年8月,尼奥斯湖的降雨量大大超过往年,受大量降雨的影响,上层湖水变凉,密度升高开始下降,导致下层湖水向上涌起。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湖泊内壁出现的塌方,搅乱了下层湖水的稳定。总之不论是哪种原因,万吨的二氧化碳突然从湖底喷发上来,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逸出湖面的二氧化碳沿着山谷向下蔓延了20千米,导致下游的居民及家畜缺氧窒息而死。现在,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人们采取了预防措施,经常从湖底附近抽取湖水,通过人工除气的方式,来降低湖水中的溶气量。

总之,培雷式喷发与普林尼式喷发这种猛烈的爆炸性喷发,是出现以上这些极端危险因素的常见的喷发类型,那么对于相对温和的裂隙式喷发和夏威夷式喷发,它们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对于这种类型的喷发来说,其产物便几乎全都是熔岩流了,熔岩流动的速度因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以及岩浆的温度而异,通常情况下慢于人类的行走速度,所以人类被熔岩流吞噬而死亡的情况较少。不过,熔岩流滚滚而来,所到之处会皆被淹没,森林房屋熊熊燃烧,造成财产损失。在夏威夷群岛等熔岩量较多的火山附近,熔岩流吞噬整个村庄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改变熔岩流的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只能搬家了。另外,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留尼旺岛,也是熔岩流的兴盛之处,这里的火山活动极为活跃,几乎每年都会喷发,致使大地布满了熔岩流,场面震撼,大自然的气息与力量扑面而来,于是这里就成为了旅游景点。

留尼旺岛

总之,火山喷发是一种极其可怕的自然灾害,能跑就赶紧跑,但是有一种火山喷发,恐怕全人类都无处可逃,这便是超级喷发。电影《》描述了便是超级火山爆发后的可怕景象,虽然其不免过分夸大的成分,但超级火山爆发也绝非善茬。而要说全球潜在危险最大的超级火山,便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也是美国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遍布着五光十色的温泉和数以百计的间歇泉,多彩秀丽的景色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慕名前往。不过,在黄石公园多彩秀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邪恶可怖的一面,那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目前的研究也认为,黄石公园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有可能发生超级喷发的火山之一,甚至它明天就爆发,我们也不要感到丝毫惊奇。事实上,在距今约64万年、万年和万年前,黄石公园超级火山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喷发,并给整个地球带来过巨大影响。可见,这哥们的喷发周期大约就是六七十万年一次,这么看来,现在正是危险时期,结果特朗普还在做着他的春秋大梦,试图再度拉起铁幕,实在是图样。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如今在黄石公园的地表下,潜伏着一个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40千米的巨大岩浆房,里面积蓄着大约5.6万立方千米的岩浆,一旦这些岩浆喷发,后果不堪设想。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首先,黄石公园超级火山所产生的火山碎屑流可蔓延数百千米,沿途居民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模拟结果显示,黄石公园周边的大约8.7万人将因火山碎屑流而丧生。当然了,黄石公园火山的超级喷发,其可怕之处还远远不止于此。研究认为,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后,巨量的火山灰会在数日之内弥漫整个美国,随后飘散到全球。研究发现,发生在64万年前的喷发,火山灰甚至散布到了千米之外的芝加哥地区,也就是从美国的大西北干到了大东北,并在地面上堆积了几十厘米厚。据估计,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如果再次喷发的话,其产生的火山灰可能会导致50多万人因此丧生。至于其他影响,前面已经说过了,城市瘫痪自不必说,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不过,最为可怕的其实并不是碎屑流与火山灰,而是气溶胶。喷射出来的大量火山气体,将进入约10千米之上的平流层,遇冷凝结为液体,形成气雾剂那样的微小颗粒。这些气溶胶会在平流层中停留多年,好似一层厚厚的黑云阻挡住阳光。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喷发2周后,地球就将被气溶胶所笼罩,导致气温骤降,进入“火山寒冬”。欧洲和北美的平均气温大约会降低12℃,热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将下降15℃,而且这种气候将持续好几年。持续的降温将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造成粮食短缺,大饥荒在所难免。其实在距今大约7.4万年前,印度尼西亚的多巴火山曾发生过超级喷发,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5℃左右,使得我们祖先的总人口急剧减少到1万人左右,差点没续下来。

多巴火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超级喷发呢?换言之超级喷发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要首先了解一下常规火山的喷发机制了。岩浆是地下深处的岩石受热熔化而成的,其密度小于周围的岩石,所以会上浮,并在火山的正下方形成岩浆房。随着岩浆的不断蓄积,岩浆房内的压力就会逐渐升高,当按住岩浆的压力由于某些原因降低时,或蓄积的岩浆的压力过高时,岩浆中的挥发物质就会溢出,体积急剧膨胀并造成喷发。而对于超级喷发来说,它便是由于巨大的岩浆房中积蓄的大量岩浆,在自身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涌入地面裂隙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所谓的超级喷发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无非就是量特别大特别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岩浆房

具体到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在其地表之下,地幔柱上升到地下60千米附近,温度高达℃左右,上方的岩石被这个热源所熔化,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岩浆。美国犹他大学于年发表的研究认为,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地下20千米到50千米之间,存在一个长80千米、宽40千米,厚8千米的巨大的深岩浆房,里面蓄积了高达4.6万立方千米的岩浆。而且,这个岩浆房中的岩浆还在不断进入破火山口正下方的浅岩浆房中,这个浅岩浆房积蓄了大约1万立方千米的岩浆,这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5.6万立方千米岩浆的由来,而且这个浅岩浆房中的岩浆,正在以每年0.1立方千米的速度在增多。

由于地下的巨型岩浆房中积蓄了大量的岩浆,所以地表会向上隆起,形成穹窿状。调查发现,黄石公园的地表,仅在年的5个月中就隆起了3厘米。当岩浆不断积蓄,导致基岩产生裂隙时,就会发生地震。事实上,黄石公园每个月都会发生数百次的地震。此外,渗入地下数千米深处的地下水,被地热加热沸腾后,会形成间歇泉或喷气孔。黄石公园也是世界上间歇泉最为密集的地区。如果某一天由于某种原因,基岩出现了大裂缝的话,巨大岩浆房内的压力就会释放出来,溶入岩浆的气体就会一下子喷涌而出,形成超级喷发。与此同时,新的火山口也会随着岩浆的上涌而不断出现,这些火山口在不断扩大之后会相互连在一起,形成圆周状。这样一来,圆周内侧的基岩就会因为失去支撑而塌陷,而残留在岩浆房中的岩浆,则会被塌落下来的基岩再度猛地挤出地表,进一步扩大喷发的规模。鉴于此,为了全人类的安全,美国国会决定,打算让特朗普上去趴着给黄石公园超级火山按住。

黄石公园间歇泉

好了今天关于火山的话题就介绍到这里,那么现在可考证的,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是哪一次呢?目前的结论是,发生在2.52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一次大喷发,由此产生的火山寒冬,导致了90%的物种灭绝,其中就包括三叶虫,这次大灭绝事件就是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也被称为二叠纪大灭绝。研究认为,在现在西伯利亚的地下,巨大的地幔柱上涌而形成的大量岩浆,是本次超级大喷发的原因所在。现在,西伯利亚还残留有一望无际的熔岩高原,在那次喷发中,玄武岩质的熔岩如洪水般汹涌而来,所以被称为西伯利亚溢流玄武岩,同时由于玄武岩的颜色较深,所以也被称为西伯利亚暗色岩。这片由玄武岩覆盖的熔岩高原,面积高达万平方公里,比新疆还要大30多万平方公里,向世人展示着那次大喷发的余威。

现在为了减少火山喷发所造成的损失,各种高科技手段纷纷上马,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预测火山喷发的能力,比如说通过地震波技术,推断岩浆房的位置和大小,借此预测火山的喷发时间与规模。还比如可以借助μ子透视火山内部,这就好比是给火山拍一张X光片,时刻对火山进行着暗中观察。具体的今天就不多做介绍了。

火山活动无疑是人类的梦魇,但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的两面性,在我们为火山感到战栗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它们带给我们的恩惠。比如说,地下水被潜伏在火山地下的岩浆加热,涌出地面后就会形成温泉,带着小妹妹泡温泉想必是十分舒服的一件事。此外,岩浆的热量也可用于地热发电。

火山灰也并非一点好处都没有,火山灰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覆盖有火山灰的土地排水性非常好。所以,火山附近的土壤非常适合农作物的栽培,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地区的人们不愿意离开火山的原因。它是恶魔,也是天使,它能带来毁灭,也能带来收获,为了这持久的收获,人们愿意偶尔承担一次毁灭。

火山还有蓄水池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的火山山体是由缝隙较多的熔岩所构成,所以,降雨和降雪可以渗入熔岩的缝隙中,这些水缓慢地从斜面渗入地中,缓缓流经山体,最后在山脚下涌出,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据说非常甜美可口,就好像漂亮的小妹妹一般。有时候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这些水也可以形成瀑布等壮美的景观。另外,火山喷出的熔岩戒断河流所形成的堰塞湖,也能造就秀丽的景色,比如我国黑龙江省东部的五大连池就是如此。火山喷出的岩浆,还能从地球深处携来多种多样的稀有物质,除了金、银、铜、锌、锡等金属之外,钻石和红宝石等宝石,也是远古的火山喷发带给人类的礼物。

五大连池

可以说,火山带给人类的馈赠不胜枚举,甚至人类的生命和地球的历史,也与火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目前的理论认为,在大约45.67亿年前,超过亿个直径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通过相互碰撞合并形成了地球,这时,碰撞的能量以及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量,作为地热储存在地球内部,成为了地幔对流的原动力,地幔对流最终引发了火山活动。地球上最初的大气,主要是由宇宙中含量较多的氢和氦构成的,不过,这些大气很容易被太阳风吹散。后来,地球上的火山开始频繁喷发,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氮气等气体,造就了如今大气的基础。而在距今大约43亿-40亿年前,地球温度降低,导致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降落到地表,地表开始有大量的水存在,这就是地球上最早的海洋。今天,大气和海洋对于我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母亲其实正是火山。

不止于此,生命的诞生或许也与火山密不可分。在火山活动活跃的板块边界和热点周围,经常存在有热泉喷溢口,这些热泉喷溢口是由地下水被上升到海底浅表的岩浆加热而形成的,这些热水中含有丰富的甲烷和硫化氢等物质,而热泉周围则存在着大量的铁和锰等金属离子,或许正是这些简单的物质,在后来生成了DNA和蛋白质等复杂的有机物,并最终诞生出了最早的生命。

海底热泉喷溢口

火山造就了原始的地球与生命,同时也在维护着生命的生存环境。在大约22亿年前和6.5亿年前,地球上曾出现过好几次漫长的冰期,当时的地表和海洋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这种现象被称为全球冰冻,也被称为雪球地球。可以说,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剧烈的环境变化事件。有研究认为,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的大量繁殖,是导致全球冰冻的元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会导致温室效应变弱,从而导致了全球变冷。当整个地球结冰以后,地表覆盖的冰雪会进一步把阳光反射回去,使得地球无法升温,冰雪无法融化,陷入恶性循环。但火山拯救了地球于危难之际,帮助地球恢复了原有的面貌。尽管当时连赤道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但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却没有丝毫停歇,它们持续不断地补充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这些二氧化碳的帮助下,地球的温室效应开始慢慢恢复,最后告别了全球冰冻的时光。

可以说,地球迄今为止的历史与火山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地球的历史就是火山的历史。那么在未来,地球会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呢?或许火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研究认为,从前火星上也像地球一样有地质运动以及火山活动,甚至也拥有海洋。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高度约2.7万米,是太阳系中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山,不过,它在大约2亿年前停止了活动。这是因为火星比地球小,地下深处储存的地热很快就被释放到了宇宙之中,导致了地幔对流的停滞,并最终扼杀了一切火山。如今的火星,已经成为了一颗连最中心的核都变冷凝固的行星。

奥林匹斯山

而在遥远的未来,火星的现在或许也将是地球的宿命,地球也会失去所有的地热,地幔也将不再对流,活跃的板块运动不再进行,火山也将在它守护了几十亿上百亿年的地球上彻底消失,到那时,地球将迎来死亡。所以正如我们这期节目开始时说的那样,火山是地球散发的气息,是地球仍然活着的证据。所以,当你今后再次想起地球的生命与活力时,也别忘了让那火山耸立在你的心中。大地,之所以于春夏笑得灿烂,且美得自然,是因为它已在严酷的秋冬,饱经忧患。

斯坦尼斯刘夫斯基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白瘕风会出现什么状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