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家住嵊州农村的有福了刚刚传来的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浙江省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创建,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重价值,日前,中共嵊州市委、嵊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年农业政策总资金达万元,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总资金达万元。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工程,做大做强茶叶、花木、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启动农业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努力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 (一)保障粮食安全。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添置、更新仓储设施设备,增强仓库安全建设,提升科学储粮水平,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二)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粮食转型升级,蔬菜等产业抓好育苗、节水灌溉等设施建设,继续推广竹笋覆盖栽培技术,开展水果、蚕桑等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引进、探索研发与推广。 (三)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建设一批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基地A级景区,按照《嵊州市农林产业基地A级景区认定办法(试行)》对认定为农业产业基地A级、2A级景区的分别给予奖励。 (四)建设完善市农产品营销中心。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线上线下全网营销、信息化企业化实体运作,促使本地农产品既丰产又丰收。 (五)全面实施“工程”。加快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启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经济开发区。强基地、优布局、调结构,创建“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25个,扶强农业主导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兴旺。 (六)开展各项达标性创建工作。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三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省级甘霖果蔬粮特色强镇的创建、验收等工作;嵊州市农业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属地政府和经营主体以奖代补。 (七)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办好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暨第20届越乡龙井茶文化节、水稻新品种大会、嵊州香榧、桃形李擂台赛等活动,并支持各乡镇举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传承农业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十大农业产业协会服务传导功能,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八)建立健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长效运行机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和农资安全监管等;严格“三品一标”认证和证后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梨树疫病和稻水象甲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防控。 (九)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大猪粪封闭式无害化处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崇仁镇、长乐镇等定点屠宰场改造提升。 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行动 加快打造美好家园 以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行动为引领,主动融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打造农民幸福生活家园。 (十)开展“3A级景区村”创建。按照“五星达标、3A争创”的年度目标任务要求,积极开展12个“3A级景区村”创建。 (十一)开展精品村(A级景区村)建设。按照申报制、履职承诺制、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培育20个左右精品村(A级景区村)。 (十二)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卮山探云”和“花溪飞瀑”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历史文化村落、古村保护利用。 (十三)加强全市环境卫生水岸共治。对全市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实行以奖代补,其中万元用于全市村庄、河道保洁资金以奖代补;万元用于东阳市三单乡、佐村镇、巍山镇垃圾清运补助及满意度调查、河长通管理平台运维等。 (十四)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宣传推介和业务培训。完成嵊州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百村百线美丽乡村旅游规划。分层面组织市级机关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相关村的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业务培训。宣传推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十五)加强国家森林城创建和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嵊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和新颁布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委托开展创森技术指标调查评估、编制创森验收资料等,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和创森系列宣传活动,包括项目中介验收、设备等创森工作经费;加强森林抚育专业队伍建设和林业生态宣传,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发展珍贵树种,加强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保护,开展林业生态规划和建设,做好森林资源督查和森林系列创建工作。 实施科技人才引领行动 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坚持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姻合作,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健全“两进两回”机制,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十六)建立健全“两进两回”机制。大力培育新兴农业主体,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施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提升发展项目,发展规模经营。提升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 (十七)加强农民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组织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引导和培育一批“农创客”。 (十八)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重点在工厂化养蚕、农业“机器换人”等领域进行探索。实施农机免费实地检测和农机保险,开展农机新技术现场演示及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单位、“平安农机”单位创建等。农机购置补贴及拖拉机报废更新延续上年政策,按实补贴。 (十九)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对当年认定的省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省农业科技企业进行补助;除上述补助外,余下金额用于补助当年认定的嵊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嵊州市本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二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强化与各级科研院校、科技企业的技术开发服务合作,大力开展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 (二十一)推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用于乡镇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站维保及乡镇天气预报制作。 实施农村改革行动 全面激活资源要素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主体、要素、市场,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二十二)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建立农村负担监测点,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完善“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动承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 (二十三)激励推动“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全面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健全闲置农房开发利用机制,对推进有力的镇、村进行奖补。 (二十四)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好市级消薄抱团项目,稳定增加58个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在建档立卡基础上,为全市低收入农户投保健康保险。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聚焦民生短板,高质量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拉近城乡发展差距,确保广大农村与城镇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为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二十五)整合涉农资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努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年完成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公里以上。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同标、同质、同服务”要求,年完成个农村供水项目,新增达标人口12.43万人。加快推进大中型抗旱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年继续推进崇仁江、石璜江、长乐江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网络接入水平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程度,到年,实现农村高速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提升快递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增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和安全运行水平。大力推进农村“三线”整治,重点抓好“序化”,推动农村杆线融景。实施体育小康村升级工程,到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8平方米以上,完成86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 热门文章推荐: 超火爆!嵊州城区、甘霖、崇仁...这些地方的人都在往这赶! 千人狂欢,轰动全城!被嵊州这个“演唱会”刷爆朋友圈… 涨了!嵊州年社保缴费基数再次上调,达到了... 这个“拆迁户”终于栽了!嵊州女子一心“嫁豪门”,结果发现... 最新!嵊州市长无通知暗访,看看都去了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4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嵊州私房蛋糕店在线订购预定速递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