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施普隆:如果没有理论,建筑能做得好吗?历史和理论是不合时宜的吗?还是说我们已然可以确定这是事实?它真的结束了吗?也许理论正在静静潜伏、蓄势待发、等待回归?也许它已经回来了,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它退回到了最终建成物、学生作业、博客、评委、期刊和八卦之中?或者它已经离开学院,进入到更生动的双年展和展览领域?

赫尔佐格:理论的理想世界是哲学,是所有那些基于文字、文本的;而建筑师的理想是建造,因为建筑无法真正被描述。

埃森曼:思维有时是在设计里,有时是在写作中——我认为接受它们同时存在是很重要的。

福斯特:理论不是现实的对立,理论不是一个强大的附加的工具,理论是一种激发性的用具,它让你理解现实的某种东西,从而让你得以以你的手段回应它。

——ETH历史与理论研究所gta成立50周年纪念讲座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第56篇讲座,

本次讲座于年9月28日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举行,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gta成立50周年纪念讲座,题为Debate"EndofTheory?",由菲利普·乌尔施普龙(PhilipUrsprung)、彼得·埃森曼(PeterEisenman)、库特·W·福斯特(KurtWForster)、

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Herzog)参与对谈。由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硕士张一楠整理,ETH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赵越校对并推荐。文末附有赵越分享的gta理论课书单,“知识星期”附有对谈中提及的经典理论书籍原版书及书单中部分开放资源下载。

记录者:张一楠

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曾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瑞士vonBallmoosKruckerArchitekten工作,研究兴趣为建造和北欧建筑及设计。

推荐人:赵越

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在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学士、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现研究方向为十九世纪末德国的视觉理论和技术,主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