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

嵊州

嵊州,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和余姚,南毗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全市总面积.43平方公里。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嵊州是越剧故乡,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有书圣故里、天下第一瀑、绍兴温泉城等。

唐诗之路-剡中

在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四山为嵊,浙江嵊州四面环山,中间是大名鼎鼎的剡溪及其支流冲积出的小型山间盆地,地貌大体形成了“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流传至今的文脉渊源引得天下文人纷至沓来。剡溪虽然没有黄河的磅礴,长江的雄浑,但是,唐代诗词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众多诗人都先后到此游历,并留下大量名篇佳句,其中,直接有“剡”字的就有一百多首。

因此剡中又被称作是“唐诗之路”的精华部分。

历史名人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一千多年前,身在鲁地的李白准备南下会稽。临行前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乘一叶扁舟在月色中行至剡溪。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寄情于此的又何止李白一人。夜色下,李白眼前是谢灵运、王羲之远去的背影,在他身后是王维、孟浩然、白居易追随的脚步。

书圣王羲之是最早选择剡溪归隐的名人之一。作为一个封闭的山间盆地,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很早就被视为隐居避世的不二之选。

王羲之、谢灵运的隐居,为剡溪带来了一股文脉清风,更是吸引了后世各朝的文人雅士汇聚于此,使该地声名远播,成为了历代文人的朝圣之地。

现在的嵊州

今日,嵊州人还时常会沿着古人曾经的足迹,来到剡溪边,传颂历代文人对剡溪的情愫,文脉的薪火在这种传颂当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至今。

千帆已过,江流有声。剡溪的水,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在嵊州人的血液里。嵊州人,还在用他们的笔墨延续着剡溪的文脉与风流。

就在年8月13号,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嵊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石璜镇、雅璜乡、通源乡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石璜镇。调整后,新的石璜镇辖1个居民区、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璜村镇东路25号。

同意撤销谷来镇、王院乡、竹溪乡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谷来镇。调整后,新的谷来镇辖1个居民区、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谷来二村振兴路号。

同意撤销金庭镇、北漳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金庭镇。调整后,新的金庭镇辖1个居民区、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金庭村临江东路2号。

同意撤销贵门乡和里南乡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贵门乡。调整后,新的贵门乡辖2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贵门村12号。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编制由嵊州市自行调剂解决。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来源:央视科教

编辑:王梦滨

审核:金丽亚

往期精彩回顾萧山科技城核心区——35个地名有奖征集!用你的创意打动我!杭州有名别样精彩‖跨湖桥KuahuQiao——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嵊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jd/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