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快乐

今天是西方情人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据悉,情人节在我国流行,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洋气又浪漫的节日,传入中国没多久,就深受人们的喜爱。情人节的由来众说纷纭,通常以纪念古罗马时期的圣瓦伦丁主教为主流说法,但是关于圣瓦伦丁的故事,也有许多版本,例如,有人认为以瓦伦丁的名字命名情人节,是后来经过多种因素形成的,而最初的圣瓦伦丁主教,只是一个在被判处死刑前(因为当时的罗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施展神迹治好了狱卒女儿的盲眼的殉道者,人们对这位圣人非常爱戴、崇拜,而那些“圣瓦伦丁秘密为恋人主持婚礼,违背了罗马皇帝废除婚姻承诺的举措而被绞死”,以及“圣瓦伦丁在被捕后爱上了狱卒的女儿并为她写了情意绵绵的长信”的说法,都是后人美好的想象。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之所以将粉红色的想象,附之于神圣壮烈的故事中,是因为人们相信爱情的至高无上与纯真。

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来看大家名家谈「情」说「爱」

莎士比亚

一个人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可是,在讥笑他人的浅薄无聊后,偏偏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照样跟人家闹起恋爱来。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俄国哲学家谢尔盖·索洛维约夫

爱情只在深刻的、神秘的直观世界中才能产生,才能存在。生儿育女不是爱情本身的事。

泰戈尔

爱是理解的别名。

罗素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

唐代诗人张籍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才女管道升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再让我们从西方艺术品中一窥

艺术家对爱情的描摹

克里姆特吻

一对情侣跪在花园中热烈地拥吻,他们沉醉在由金箔和几何图形围绕而成的绚丽氛围中,女子羞怯的表情和二人紧紧缠绕的手,以及相贴相容的身躯,形成了较具压迫感却又温馨浪漫的性张力。

弗朗西斯科·哈耶兹亲吻

这幅画是意大利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正中是一对来自中世纪的情侣,正在热烈拥吻,但男子屈膝踩在石阶上的左脚,好像表明他要随时离去,而画面左侧的阴暗角落,似乎隐藏着阴谋与危险。事实上,画家旨在刻画意大利复兴运动的精神,将爱国和怀旧的色调与情人间依依不舍的浓厚情感相结合。

让-莱昂·热罗姆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十分善于雕刻,他用高贵的象牙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他被这座雕像迷住了,把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给了她,不仅像打扮自己的妻子那样打扮这座雕像,还给她取名伽拉忒亚,会跟她说话,亲吻、拥抱她。一天,他带着祭品来到爱神阿芙洛狄忒的神殿内,祈求爱神让他拥有如伽拉忒亚那样美丽、优雅的妻子,阿芙洛狄忒被皮格马利翁感动,于是,等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他发现雕像有了生气,有了生命,终于,他们二人结为了夫妻。这个故事衍生出我们熟悉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马克·夏加尔飞跃埃菲尔铁塔的情侣

马克·夏加尔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幻想、童真和爱,他的一生被爱与色彩包裹,他与妻子贝拉之间的爱情,令人歆羡。这幅作品,在丰富的色彩中,一对刚刚举办订婚仪式的情侣,远离了草坪上聚会的众人,如入无我之境,他们在画家充满想象力的笔下,飞翔于空中,坠入浪漫的爱河。

巴尔蒂斯纸牌游戏

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巨匠”的画家巴尔蒂斯,钟情于古典艺术,他的作品,或冷漠、或尖锐,赋予“静止”以力量。这幅作品,用几何的形状和简单的线条刻画人物肢体,男子和女子虽然在玩纸牌游戏,但他们的眼神一个直视,一个逃避,以及有些不安的肢体动作,都表明纸牌只是一种借喻,二人其实正在用纸牌试探彼此,这是还未「捅破窗户纸」,或正处于相互挑逗的阶段。

弗兰克·迪克西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在修道院偷偷结婚,罗密欧晚上悄悄翻墙进入朱丽叶的卧室,二人共度新婚初夜,画面中,他们难分难舍,是新婚夜后离别前的匆匆一吻,但这也是他们生前的最后一吻。

皮埃尔·奥古斯特·库特暴风雨

一对年轻的适婚情侣,似乎正在郊野幽会,此时一场暴风雨即将落下,他们同步的奔跑姿势和相互依偎的姿态,是无所畏惧的青春!

勒内·马格利特爱人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这幅怪诞画,织物阻挡了情侣亲吻,不知道该为他们感到沮丧,还是为他们藏于面纱下的澎湃的爱意致敬?

弗雷德里克·莱顿画家的蜜月

莱顿是英国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在绘画中对形式、结构,线条与色彩无不追求完美与精致、典雅与高贵。在这幅作品中,年轻的妻子正在看画家作画,妻子侧方的光和她的棕色裙子上的线条,营造出华美之感。

弗朗索瓦·杰勒德丘比特和赛姬赛姬是罗马神话中一位美丽的公主,她的美貌引起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嫉妒。阿芙洛狄忒命令自己的儿子丘比特让赛姬爱上一个怪物。然而丘比特却爱上了赛姬,并把她带回自己的宫殿。在那里,他只在黑夜的时候看望她,而且不许她看到自己的长相。一次,赛姬的两位姐姐来宫殿里参观,十分嫉妒赛姬的生活,于是恶意跟赛姬说她的丈夫其实是一条丑陋的巨蛇,赛姬用姐姐的蜡烛悄悄探看丈夫的真容,不小心,一滴油滴在了丘比特的肩膀上,丘比特醒后告诉了她自己的身份,并因赛姬的怀疑和违约大怒而去。赛姬对丈夫的离去十分悲伤,于是向阿芙洛狄忒打听丘比特的去处,阿芙洛狄忒本来就嫉妒赛姬的美貌,趁此机会,给赛姬出了种种难题刁难她,一次,赛姬被困阴间,丘比特终于不忍心看她受苦,出手相救。之后,在宙斯和众神的垂怜下,丘比特和赛姬终于结为夫妇,赛姬也获得了永生。约翰·米莱胡格诺教徒年8月24日凌晨,巴黎的天主教徒突然发起了针对胡格诺教徒的大屠杀,当日造成至少人丧命(屠杀在法国境内一直持续到10月,死难者计有7万至10万人)。参与屠杀的天主教徒以缠白布为记号,以此与胡格诺教徒区别开来。画面中,女孩在和男孩拥抱时,想偷偷地把白布条绑在男孩胳膊上,希望身为胡格诺教徒的他,能伪装成天主教徒,其实男孩早就发现了,他要把白布条扯下来。注意看他俩的手,还有他俩对望的眼神和面部表情,这就是不舍、痛苦、甜蜜与理解,这就是生离死别的爱情,爱情与生死、爱情与信仰间的矛盾。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

杭州书画社

杭州书画社成立于年,由郭沫若题写招牌,是杭州著名文化单位、专业商店和老字号。

作为杭州市的一个文化窗口,杭州书画社一直都以自身品牌的文化价值为基本核心。以书画、篆刻及各类工艺美术、艺术创意为纽带,搭建展示、宣传、教育、交流的平台,并以展览、雅集、体验、讲座、研讨、品鉴等多形式呈现。

年杭州书画社艺术空间(斗富二桥33号)修葺升级,将茶文化、茶生活融入进金石字画中,在浅色映庭里,品一杯浮光凝露,赏一角媚兰淑景。

往期精彩回顾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cy/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