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是我们在年底至年一系列浙江区域金融经济草根调研的纪要,覆盖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文中包括调研收获和一些背景资料,相当于是年入行至年初的浙江问题观察的集大成之作。此时点之后,浙江风险持续发酵,但大部分地区的形势未再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此文的参考价值仍在(此后金华的义乌、永康等地不良加速恶化,可另文再发)。再加上江苏、上海的调研情况,当时我们也据此得出了东部沿海资产质量逐步趋稳的结论。当然,趋稳不等于绝对见底,因为基础过于脆弱,稍微有点负面冲击就可能重新下行。趋稳更不等于好转。此次旧文重发,对原稿的语法文字做了修改,并补充了遗漏内容,以保持原貌。如果此时点之后确有重要内容需要补充,会在文中标明为“此后补充”。同时感谢各家银行及我当时任职机构的支持。临近年末,我们前往宁波、台州、温州沿海一线,调研了解民营企业及银行业情况。加上前阵子刚刚去过的杭州、绍兴,则已基本覆盖浙江省内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根据我们一直坚持的行业分析思路,银行业的盈利基本上已是相对稳定的值,变动不会太大,而估值则取决于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风险溢价,一方面可表现为企业经营情况,另一方面则可表现为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因此,我们定期走访各类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主要是为了及时掌握企业、银行的基本面情况,以及有无好转的迹象。1前期杭州、绍兴情况杭州市,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萧山等区县。萧山企业大致是年前后出现恶化的,主要是化纤、装备等产业。然后,风险随着互保联保圈漫延。绍兴也类似,主要是化纤印染等支柱产业恶化,然后也是互保联保传染。所以,可以总结为:(1)首先,支柱产业需求下滑,经营恶化;(2)然后,风险随着互保联保漫延(当时某些银行引进互保联保就是为了实现向一些不达到信贷标准的小企业放款,所以本质上和美国次贷类似)。背景资料这里,需要提一下浙江的“块状经济”。萧山、绍兴是最为典型的地区(两个地方挨着),主要是化纤印染等。产业形成集群后,集中了供应商、市场销售、人才等资源,有其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竞争较为激烈,价格也较透明。并且,万一这个产业景气度下滑,会对区域经济造成较大打击。但和温州相比,萧山、绍兴的杠杆率并不算高,经多年发展财力积累也较雄厚,所以风险情况比温州还好一点。事后补充而年6月底在绍兴,了解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前期印染企业很多从事过度投资,以房地产为主,而后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但印染业本身的产能并不那么过剩,却因为企业主过度投资失败而被动出清,于是达到了一种“产能过度出清”的地步。最后,剩下的印染厂产能不足,海外订单接不过来,加班加点在干……这事反映出,民营企业的产能出清其实可以很快的。此外,我们还去走访了一些发展得不错的企业,代表着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果。在绍兴的嵊州、新昌等县,我们还走访过几个优秀企业,技术水平较高,或产业较为新兴,经营效益不错,前景良好。当然,在低端制造业为主的浙江,这样的企业仍是少数,但也值得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呢
白殿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dl/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