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现在,我们没能力去到很多地方,但是眼睛可以游览、大脑可以思考也是好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松」联合PageOne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一份关于艺术的书单。

讨论整理、浏览书评的过程中,像是一下子进入了十几个不同风格的艺术世界。虽不能像他们一样,却也感叹艺术家们的别样人生。

今天分享给你们,期待接下来的日子能慢慢地,一本本读完这些书。

01.

《眠于密西西比河畔》

SleepingbytheMississippi

作者:AlecSoth

出版社:MACK

埃里克·索斯(AlecSoth),美国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成员。

从某一时刻起,在每个夜晚和周末,埃里克·索斯都会开车沿着密西西比河游荡。这么做是为了逃离一成不变的生活、朝九晚五的工作、窒息疲倦的情感,还有内心深处残存的艺术小火花在时时刻刻撩拨着自己。他便带上相机,去找寻和自己一样的人、做梦的人、脑袋里有奇怪想法的人,然后给他们拍照,便有了这样一本书《眠于密西西比》(SleepingbytheMississippi)。

这本书就如同一本视觉化的诗歌,饱含韵味和情感。埃里克·索斯也被称为“从密西西比河上走出来的诗人”。每一张照片都有丰富的信息,可能只是一扇门板、一面墙、一张床垫,但是其中的细节和痕迹,会慢慢溢出照片之外向你涌来,给你讲述一个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02.《弗朗西斯·培根:五十年》FrancisBacon:FiveDecades作者:AnthonyBond出版社ThamesHudson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最具争议性的画家,扭曲、暴力、绝望、痛苦、死亡是他画作的主题。

作为首位受邀在法国大皇宫举办展览的人,弗朗西斯·培根将在两天后迎来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不过这天早上他的恋人乔治·戴尔(GeorgeDyer)被发现在圣皮埃尔酒店的马桶上死了。

展览开幕式上,培根神情恍惚、脸色苍白,此刻除了培根身边的人和酒店经理,还没有人知道戴尔已经死亡的消息。他必须摆平这一切,因为是他不顾朋友的劝阻,执意要带酗酒成性的戴尔来巴黎。

戴尔是个伦敦小混混,培根本来想借此来满足自己受虐的倾向,偏偏戴尔有着善良温顺的性格,不能对培根在精神和肉体上施加暴力控制,二人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戴尔只能用酗酒来逃避培根这种扭曲、狂热和令人窒息的爱。戴尔的死,让培根的世界崩塌,他退出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将对戴尔的懊悔和思念融入到了绘画中,死亡和腐朽更是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

-03.《鸦》Ravens作者:MasahisaFukase出版社:Mack

这是一本被《英国摄影杂志》评为过去四分之一世纪最好的摄影集的书。

年深濑昌久(MasahisaFukase)和鳄部洋子的感情生活触底并于次年离婚,离婚后的深濑昌久为了抚慰内心的疼痛,登上前往青森的快车,逃离东京,前往他的出生地——北海道。从青森一下车,在茫茫的雪原上,一排排站在房檐和电线杆上的乌鸦如黑色幽灵一般闯进他的眼睛,“我被震住了,这些鸟在空中飞翔,翅膀闪着光。栖在树上的鸟,眼睛亦发着光。简直令人目眩”,并且这种不祥之鸟正好映照了他内心的孤独。从此他便开始在各地追拍乌鸦,同时也是在追踪自己的孤独。整本书翻看完毕,合上的那一刹那似乎还能感受到深濑昌久深深的叹息。

年,深濑昌久醉酒后从楼梯上摔落,脑部受到重创并失去了语言和行为能力,20年后因脑出血过世,结束了他饱含情感、孤高漂泊的一生。

-04.《卢西恩·佛洛伊德》LucianFreud作者:MartinGayfordPainterDavidDawsonMarkHolborn出版社:Phaidon

他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的孙子,是弗朗西斯·培根的好友,被泰特美术馆誉为“二十世纪毕加索之外最伟大的艺术家”。

英国女王是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的忠实粉丝,不仅收藏了他大量的作品,还曾经在6年的时间内72次登门向他求画,希望他能为自己画一幅肖像,最终的成品就是这样一副脸庞臃肿、目光暗淡、眼袋下垂、神色呆滞的作品,没有一点女王的风采和气势,但是女王对这幅作品爱不释手,认为画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弗洛伊德从小就是非常难以相处的,经常处于孤僻和封闭的状态,远离国际艺术潮流,这也就解释了他的作品模特大部分是他亲近的朋友和家人。他几乎不在作品中赞美人,而是直白的表现人的生命色彩。

-05.《梅普尔索普》Mapplethorpe作者:MarkHolbornDimitriLevas出版社:teNeues

他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摄影师。他帅,他爱的男孩也帅,而他爱的女孩也同样酷。他年仅42岁就因为艾滋病去世,终结于一个喧嚣时代的致命瘟疫。

年,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Mapplethorpe)在大街上捡了流落街头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然后他们相恋了。在那个穷的叮当响的日子里,两个人相依为命,互为彼此的缪斯,他们艰难度日,只够买一张博物馆票的钱,他们就一个人进去看展,出来再讲给另一个人听。他们逐渐接触艺术圈大佬,开始进入纽约核心人文艺术圈。

与此同时,梅普尔索普开始性向觉醒,离开帕蒂,做回自己。

在艺术上,梅普尔索普走的十分大胆,他拍摄了一组以SM为题材的作品,随后又创作出最知名的花卉和人体肖像系列。但就在此时,死亡的讯号骤然而至,面对冰冷的死亡以及因恐惧艾滋病而被妖魔化的同性恋者身份,梅普尔索普拿起手杖,眼神坚定地面对一切,无论是流言蜚语,还是死神的追击。

-06.《安塞尔姆·基弗:世间的盐》AnselmKiefer:SaltoftheEarth作者:GermanoCelant出版社:SKIRA

安塞尔姆·基弗(AnselmKiefer)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

他常常在作品中使用稻草、粘土、石头、铅、虫胶等元素,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反省与思考。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的称谓,他的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有人说以基弗的思想,如果诺贝尔有艺术奖的话,一定非他莫属。

基弗以史诗般巨幅画作唤醒德国的历史文化,并以此延续绘画作为一种注解世界的载体这样的历史传统。

-

07.《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Basquiat作者:EleanorNairne出版社:TASCHE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Basquiat)年生于纽约,母亲来自波多黎各,父亲是海地移?,自幼父母离异。混乱的家庭环境,导致他从小不爱学习,并且经常离家出走,16岁那年从高中辍学,成为了一个街头小混混,一个不良少年。但是,坏小子爱上了涂鸦,混迹街头,无拘无束。

自从遇到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巴斯奎特的人生开始逆转,从一个小混混一下子进入到了主流艺术圈,年和麦当娜相恋,年成为第一位登上纽约时代杂志封面的黑人艺术家,风光一时无两。不过金钱和名望并没有让巴斯奎特快乐,却把他推向了消极和放纵的边缘,他开始依赖毒品。

年安迪·沃霍尔的去世彻底击垮了他,让他一蹶不振,年6月巴斯奎特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去世,走完了他辉煌灿烂而短暂的一生。

-08.《埃尔南·巴斯》HERNANBAS作者:NancySpectorJonathanGriffin出版社:Rizzoli

年出生的埃尔南·巴斯(HernanBas)在潮湿炎热的迈阿密长大,自幼迷恋超自然的浪漫与神秘,13岁时第一次读到了王尔德小说,感受到字句背后暗藏着的对立,艺术与道德、多数与少数,但是而世界的语言却被“正常”统治。

多年后,巴斯拿起画笔,从波德莱尔、王尔德的故事里,撷取少数者的颓丧、浪漫、冲动与热情,开始讲述流浪儿与花花公子的故事。他笔下那些纤弱敏感的花花公子与流浪儿,以他们自己方式获得成长,在浪漫的孤独与虚妄之中,悄无声息地生出新的生命力。

埃尔南·巴斯的绘画,探索纨绔主义风格及亚文化群,他画中的人物常常是在林间空地或躁动不安的黄昏中,孤独流浪的青少年,有点像19世纪的花花公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09.《埃贡·席勒:-画作全集》EgonSchiele:TheCompletePaintings–作者:TobiasG.Natter出版社:TASCHEN

年秋天,西班牙流感席卷整个欧洲,埃贡·席勒(EgonSchiele)怀有六个月身孕的妻子爱迪丝(Edith)不幸去世,三天后,席勒也因流感离开了人世,年仅28岁。

在席勒的作品中,重重击碎了人类世纪的一切粉饰,粗暴而坦白。他从小就是一个反叛者,对学校循规蹈矩的教学十分愤恨。他在画中赤裸裸地表现极端痛苦和被扭曲的人类,作品中的人就像没有皮肤一样彻底赤裸,满是压抑、窒息和战栗,性和死亡是他画中的两大主题,他也毫不避讳的描绘恐惧和焦虑。

席勒绘画的重点常常不是在面部的表情或深邃的眼神,而是在肢体上扭曲不协调的动作与某种病态体色间的组合。因此也许在他的自画像中并不是想让人看到他自己,而是希望借这些图像向观众表达自己内在的孤独、叛逆、害怕与某种疯狂。

-10.《贾科梅蒂:永无止境》Gi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shisr.com/speegk/5098.html